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严世蕃跟你说,让你当着裕王的面上了这份奏疏?”嘉靖转头问道。
      “回皇爷,正是。”吕芳低下头说道。
      “严嵩就是严嵩,关键时候真撒得开手。”嘉靖语带嘲讽地说道。
      嘉靖没看奏疏里面写的是什么,他也不用看。胡宗宪的话会写得很客气,绕的弯子也很大,实际上就一句话,改稻为桑,没法改。
      真要改,朝廷出钱出粮,可朝廷没钱没粮。朝廷要是有钱有粮,何必改稻为桑?
      这就是个解不开的死结。
      原本的时间线,嘉靖皇帝心里清楚,但是他也想要钱,最后解开这个结的还是严世蕃。放水淹了九个县的田,还推出了替罪羊,淳安和建德两个县的知县和河道监管李玄。
      整件事情里面,不损皇帝威名,事办成了,钱有了。
      只不过计划被破坏了,九个县没能全淹,只淹了两个,改稻为桑不成了,嘉靖皇帝索性放弃了。
      按理说,嘉靖皇帝应该治严家父子的罪,可是他没有。
      吕芳曾经说过,万岁爷心里装的是九州万方,区区一两个县,淹了也就淹了,大明哪年不淹几个县?这段话足以说明嘉靖皇帝的态度,如果严世蕃把九个县全淹了,改稻为桑办成了,说不定还能得到嘉靖皇帝的赏赐。
      与淹九个县相比,不能给嘉靖皇帝弄钱才是更大的罪过。
      改稻为桑失败之后,严家父子派人南下巡盐,一样带回了大笔的银子。既然有这个办法,为什么不早做?原因很简单,改稻为桑,那是大家一起赚银子。
      巡盐是去收银子,那是大家出血的事,是没办法之下最后的办法。
      即便如此,严家父子还是大捞了一笔,这才是真正触怒嘉靖皇帝的地方,不是严家父子干了什么坏事,有多祸国殃民。
      严嵩是老狐狸,胡宗宪态度如此坚决,他已经知道事不可为了。
      有胡宗宪硬顶,又有裕王的人在旁边捣乱,继续干下去,只能砸在自己手里,还是很惨的那种。于是他不准备干了,他准备把锅扔出去,正好胡宗宪头铁,那就让你胡宗宪来顶好了。
      如此一来,严家父子脱身,反而把胡宗宪放在火上烧了。
      “严阁老如此器重胡宗宪,关键时刻扔出来都不手软。”嘉靖语带嘲讽地说道:“他是拿定了主意,东南倭寇闹事儿,朕要大局为重,不敢拿胡宗宪怎么样,老狐狸。”
      吕芳站在旁边,听着胆战心惊,低下头,越发的小心翼翼了。
      “让他们都进来吧!”嘉靖转回身语气平和的说道。
      “是,皇爷。”吕芳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去招人了。
      严世藩搀扶着严嵩,两个人亦步亦趋的往里走,裕王在旁边也让了半个身位,徐阶跟在后面,再后面就是高拱和张居正。
      几个人走进来之后,连忙行礼道:“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吧!”嘉靖皇帝把玩着手中的棍子,大笑的说道。
      三跪九拜完毕,众人站了起来,嘉靖对裕王招了招手,上下打量一番说道:“不错,比前些日子强健了。”

第四十一章 果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