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三章 一点脸都不要了[2/2页]

嘉靖:修仙从建立气运皇朝开始 独坐池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嘉靖是在定调子,去年的事情就不要提了,往前看要解决今年的问题,怕的就是徐阶高拱他们翻旧账,揪着去年的问题不放。
      严嵩沉吟了片刻说道:“朝廷没钱,到处都要用钱,皇上说我是当家,当家无非是节流开源两途,比方说去年,哪一笔开支都是正当的,可非要用这么多吗?”
      “张居正说得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比方工部为宫里修殿宇,为什么不在云贵取木材,非要通过海面那么远从南洋运木材来?是因为云贵山里的木材运不出来。”
      “记得嘉靖三十六年朝廷就议过,叫云贵修路,既便于官府管理山里的土司,也便于山民把山货能运下来。这件事当时若是落实了,去年宫里多花的三百多万木料钱就能省下来。”
      严世蕃向前走了一步,恭恭敬敬的说道:“修路是工部的事,是臣没做好,臣有责任。”
      严家父子一唱一和,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自然能听得出来,高拱眼中闪过了一抹不屑,更多的则是警惕。
      严嵩把皇上摘出去了,多花了那么多钱修宫殿,不是皇上的责任,是臣子没把事情做到位。严世蕃顺势请罪,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以后也没办法翻旧账了。
      皇上也不会责罚什么,毕竟人家是为了给皇上修宫殿。
      严嵩接着上面的话题说道:“今年所有的开支都要从这些上面着眼,接下来内阁要好好议。”
      “张居正。”嘉靖突然点张居正的名。
      张居正立刻应答:“臣在。”
      嘉靖问道:“你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阁老说的这个意思吗?”
      张居正肃颜答道:“是这个意思,但阁老说得更透彻些。”
      “你上一次算账也算得很透彻嘛,你说只要海面的商路畅通,我大明的商船能把货物运到波斯印度一带,每年就可以开源一千万两以上的白银,朕想听你说说这个思路。”嘉靖笑眯眯的问道。
      众人也没想到家境如此敏锐,张居正只是顺带提了一句,他就注意上了。
      “是。”张居正有些激动,但尽力平静心态,“其实这也不是臣的思路,大明永乐三年开始,成祖文皇帝就命郑和率船队远下西洋,前后七次,商货远通。直至嘉靖十几年,海上通商依然频繁。”
      “后来因为倭寇骚乱,海面不靖,商运受阻。臣在兵部,也是从兵部着眼,想着似乎应该给闽浙增加军饷,让戚继光俞大猷部募充军队,建造战船,然后主动出击,剿灭倭寇,重新打通海面货商之路。”
      隆庆登基之后,在隆庆皇帝的支持下,大明搞了隆庆开海,张居正显然早有想法。
      “这个想法张居正和臣商议过。”严嵩立刻把话接了过去。
      徐阶高拱也立刻下意识地望向了张居正。张居正开始是一愕,接着像是向徐阶高拱表白般轻轻摇了摇头,以示自己并未和严嵩有过什么商议。
      无耻之徒!
      高拱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人家明明没跟你商量过,你居然也能说得出口?堂堂内阁首辅大学士,做出这样的事,真让人不耻。
      当着皇帝的面,你又没法拆穿他,让高拱心里面更是憋的不行,无耻到一点脸都不要了。

第二十三章 一点脸都不要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