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虽然刘家人之前也势利眼的很,刘春草被婆婆赶回娘家的时候,她大哥大嫂也没给她啥好脸色。
      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她回娘家,谁敢不捧着?
      她大嫂和俩弟媳妇,一个个都得哄她开心,日后才能从她婆家占到便宜。
      刘春草得意的看了陈荷花一眼,笑着说:“大嫂你有大哥陪你回娘家。
      我这不是相公不在,我大哥这才巴巴过来接我们娘仨么?!”
      陈荷花心里苦涩,可面上还是柔柔一笑,应了声是。
      目送着刘春草母子仨带着大包小包上了骡车走远后,陈荷花忍不住别过头去,偷偷揩了下眼角。
      “荷花,你还有我!”马伯旺轻轻拍了拍妻子的背。
      陈荷花压下心底的难受,点头道:“嗯,我不难过,就是刚刚有沙子迷了眼。”
      “嗯,走吧,咱送了礼全了面子,稍坐一会儿就回来。”
      马伯旺扶着陈荷花的手,送她上了骡车,又把大妮和二妮抱上去,这才驾着骡车出了村子。
      大房二房都带着孩子们回娘家去了,家里一下安静了下来。
      杨梅在屋里逗着锦宝玩了会儿,惦记着西河村娘家的堂舅,起身准备了一些肉和菜,装了五两碎银子,叫来小儿子马季礼,让他跑一趟西河村,给堂舅送过去。
      马季礼左右无事,高高兴兴接了差事,带着东西出门了。
      马叔明今儿个哪儿也不去,安心待在家中给善水学堂的学童们编写教材。
      马幼薇也关在屋里写新的话本故事。
      之前她构思了新故事的梗概,拿去找杨梅讨论,结果正好赶上杨梅在给大宝小宝大妮二妮他们讲西游记的故事。
      马幼薇跟着在边上听了一段,越听就越觉得有意思。
      对比她构思出来的新故事梗概,马幼薇觉得自己的故事瞬间就被秒成了渣渣。
      马幼薇等娘给孩子们讲完故事后,才跟着她一道回了东屋。
      杨梅看马幼薇手里拿着稿子,就知道闺女这是想让她这个老书虫帮忙看开头了。
      有了第一本《赦荆钗》的写作经验在前,马幼薇的笔力确实进步了许多。
      开头也延续了前作的风格,直接进入剧情,没有大段大段的背景和出场人物的介绍。
      不过马幼薇似乎被《赦荆钗》的风格影响并且固化了思维。
      杨梅一眼就看穿了她后续剧情发展的套路。
      她觉得闺女这个新故事,其实说白了就是吃老本啊!
      虽然说,许多网络文学作者包括那些成名的,也基本上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写作的模式固化,很难跳出他们已经形成的风格和类型。
      有时候嚷嚷着要做全新的尝试,要写不一样的人物和故事,可写着写着,就不控制的朝着原来的风格基调上靠了。
      杨梅作为读者当然是觉得很难受,可她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想,就能理解了。
      作者是同一个人,用的也是同一个脑子,思维惯性基本上决定了剧情格调,所以,这是很多作者都避免不了的。
      极少数能本本创新,本本给人不一样的感觉,但那是天赋型选手,是老天爷赏饭吃的能耐人。
      而马幼薇,显然不是!

第317章不是天赋型选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