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章 都给丞相送去[2/2页]

三国开局救了孔明 勿相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己能力不济,好几次了,都不见自家婆娘有什么动静。
      想纳个妾,又没那个条件,只好作罢。
      刘强看着一排的姑娘,说道:“这个,这个,还有这几个,看起来就是很灵气,又能生养,都给丞相送去吧,保准丞相喜欢!”
      “好,我都给丞相过目一下,这些个姑娘,丞相真好福气!”
      陈老伯看着这几个姑娘,心里是艳羡不已。
      拿着簿子,把刘强挑出来的女子,一一登记,皆是美貌与才华俱佳的良家女子,心道川越将军眼光就是好。
      几个大美人儿送到孔明府里后宅,顿时就给单调的后院带来了满院春色。
      刘强特意拜会了孔明,他要助孔明一臂之力。
      “丞相,我这有仙药,可助您一举之力!”
      刘强拿出个塑料盒子,里面装着某种药丸。
      这药丸正轨渠道购买,对人体没啥副作用,定可让孔明找回年轻时的感觉。
      孔明神色尴尬地接过:“那老夫就笑纳了!”
      刘强哈哈笑道:“丞相,军务可交于旁人分忧,为今之事当以响应国策为重。”
      看着早生华发的看门,刘强又想起句话,叫做一树梨花压海棠,应的就是眼前景象。
      “嘿嘿,希望孔明在另外一个战场,也能所向披靡。”
      刘强在心里哂笑了句。
      大力生育,已经是蜀汉的一条基本国策了,在刘强的建言下,蜀汉到处刷着宣传标语:
      “人丁兴旺,国家永昌!”
      “生儿育女就是好,多为家里积攒宝!”
      “后继有人,利国利民!”
      “儿孙满堂,家族辉煌!”
      “多生孩子多赠地,女孩也是传后人!”
      ……
      孔明当然明白刘强话中所指,不免老脸一红,忙摇羽扇遮掩难为情的神色。
      有了丞相的带头示范,从五丈原开始,到凉州,再到汉中、益州,人们都以娶妻纳妾为荣,逢人就问:
      “你几个妻妾了?”
      “你几个子女了?”
      但这也导致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有钱人广纳妾室,穷人却无妻可娶!
      连年战乱,男子大都死于战场,很多妇女成了寡妇,改嫁的也不少。
      之前刘备不也娶了寡妇吴氏为妻吗?
      所以,在当时,寡妇再嫁,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人们吃饱穿暖了,就会有更多的想法。
      土豆在西北那种气候土壤条件下正适合,产量惊人。
      第一茬番薯收获就震惊了农人,拳头大的番薯,一个都能吃个饱,两个吃下去就撑了。
      常规水稻在益州盆地大获丰收,人们的粮仓都堆满了黄灿灿的谷子。
      玉米适合种在瘠薄的荒地上,成熟后挂在屋檐下,金黄金黄的,百姓们见了,心里倍感踏实。
      吃饱了肚子,就会想婆娘。
      汉子们看着墙根下的标语,又想想现在娶个媳妇难上加难,聘礼都长上天了。
      有钱人家里不愁没媳妇,三妻四妾是标配,可苦了那些光棍汉,待嫁的姑娘都成了稀缺货。
      就连寡妇也很抢手!
      刘强没想到会造成这种局面,就连孔明也没预料到。
      本来好好的国策,鼓励大家生育,却忽视了一部分穷人的经济条件。
      照目前这种局面下去,真是穷不过三代,因为连媳妇都娶不起,就后继无人了。

第66章 都给丞相送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