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因为临时没有准备,所以等了五分钟左右景山印泥才被送到。
      运送人着捧着那小小的锦盒,就像是捧着什么尊贵的宝物,生怕磕坏了一点,神情也紧张的很。
      等到打开盒子后,节目组更是给了一个专门的镜头。
      三号评委对这景山印泥那是赞不绝口,讲其种种神奇之处。
      这景山印泥是他花费大价钱从别处收购而来,目前愿意遵循古法制作景山印泥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因此每一克都格外珍贵。
      他也只是机缘巧合之下,得了小小一盒,总共还不到十克的样子。
      “为了公平起见,可以检验一下景山印泥是否能做到火烧留痕。”
      他故作大方,但观众们却觉得这印泥似乎略有些暗淡,颜色并不十分饱满浓郁。
      提出观众们只是浅浅的讨论,并不敢质疑大名鼎鼎的景山印泥。
      直到测过火烧留痕后,两盒印泥被放在一起。
      同样都是正红色的印泥,但是龙泉印泥的红不掺杂一点别的颜色,红的浓郁饱满,甚至透出一种胶质感,上面隐约有光芒。
      在它的对比下,景山印泥就像是蒙了一层灰,显得晦涩又暗淡。
      就算是外行人,都能看出两个印泥的品质有着天壤之别。
      三号评为解释,这是因为自己收藏的印泥已经有些年头,所以变得暗淡是理所当然。
      龙泉印泥一看就是今年新做的,才会有如此鲜亮的色泽。
      “景山印泥不是后称百年不褪色吗,难道这盒印泥存世已过百年?”
      叶明飞故作不解,真诚发问。
      刚才还信誓旦旦,充满自信的三号评委,这下有点没话说了,只好坐回自己的位置上一幅不想多搭理他的样子。
      叶明飞自认是很有气量的君子,并没有跟他斤斤计较,抓着这一点不放,而是让节目组再次取来了不同类型的纸张,用两份印泥在纸张上落张并浸入水中。
      经过镜头的实时转播,入水之后,所有的情况大家都能看到。
      起初,两枚印章都没有产生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约20多秒钟之后景山印泥忽然开始变得模糊。
      但旁边的龙泉印泥依旧边缘锋锐,字迹清晰,就连边缘柱的缺口都分毫毕现。
      入水一分钟之后,两枚印章的区别越来越大。
      就在此时小撒将纸张取出。
      有一些类型的纸张并不怎么吸水,所以能轻而易举的擦去表面水分,还有一些纸张则是在水中泡软泡皱,几乎要化开了去。
      好不容易捞出来平放在桌子上,多余的水分顺着桌子流淌。
      在不同的纸样中,景山印泥都有一定程度的融化清晰程度不同,但龙泉印泥却无一例外保持了完整的形态。
      擦干表面水分之后,其本身状态几乎不受什么影响。
      两份不同的印泥,高下立现。
      主持人也并不给三号评委留面子,因为事实已经摆在这里,任何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高下。
   &nb

第261章 入水不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