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华清大学是龙国顶级学府,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都是万里挑一的天之骄子。
      这里的教育资源也是全国顶级,环境优渥,立志于发掘培养每一位学生的才能。
      在各个学科里,考古系非常冷门,远不如金融,计算机,美术等大热门。但今天考古系请来了一位讲师,并为此腾出了能容下万人的大讲堂。
      叶明飞到的时候,台下的空位还剩三分之一左右,还有不少是来看热闹的。这也侧面说明了考古系有多么冷门。
      他不急不缓的拿出准备好的教材和讲稿。
      “在座的都是顶级天才,我也不讲那些虚的,直接步入主题讲一讲中文发展史。”
      手指一滑,早已准备好的ppt出现配合讲解。
      “这是我们现在用的简体,这是古人用的繁体。这是隶书、篆书,大篆书,还有最最原始的文字,甲骨文。”
      “后者目前没有实际出土的文物,但通过金文,也就是大篆书不难看出甲骨文的痕迹。之所以叫甲骨文,是因为远古条件下没有书帛,竹简,纸片,最好的书写材料是硬质的石板骨骼等物。”
      “今天主要讲一讲篆书。大篆和小篆相差很大,但形状相似,实物对比不难看出都是一个意思不同时期的书写模式。”
      “目前新出土的文字记录中有一些小国文字,统称古文,这些东西相差太大你们看看就行了,每个小国家写出来的都不一样。”
      叶明飞知道,之所以出土的文字记载大多数都是篆书,是因为始皇帝的高瞻远瞩,废弃六国文字后还毁了绝大部分。
      六国文字的确能用,但是各国都有很大差别,相似而不相同,后人再学也难有章程。
      他知道有个故事,古时某国人们口口相传历史,一旦国家被攻陷,仅仅几十年就被同化了文字,口音,然后历史断绝,甚至无人记得这样一个国家的存在。
      六国的文化就在这样的危险中。始皇帝不一样,他要的是千秋万代,文字统一语言一致势在必行!
      换做几十年前的战乱时代,如果文化底蕴差点,被西方一冲击,那现在的龙国可能就不复存在了。中文也曾几次在被废除的边缘徘徊。
      只是华夏文字历史深厚,在爱国人士们的坚持下,到现代已经开始反向文化入侵。龙国差了点,但也已经缓了过来。
      “我们的先辈们一次一次用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历史的重要性。”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文字是文明的基石,各位同学,请现在放下电子设备,看一看这些内容。”
      所有学生都正襟危坐。
      即便是一开始吊儿郎当,只是来凑热闹的,也不由自主的升起了民族情节,浑身上下仿佛都鼓动着热血。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他们考古究竟有什么意义?是为了自己?为了前途?狗屁前途!
      有一小部分是被分进来的,还有很多是纯粹的热爱,可要论考古的意义,他们其实也说不上来。
      但现在有人替他们考古专业发声了!
      “

第168章 授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