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的手稿在方孝孺和解缙的手里转了个遍,二人都是一目十行的看完后,面露沉思。
朱雄??也不着急,自己只是简单的把气候波动与农耕经济的关联指了出来,以及把一个王朝不同时期的气温给做了个简单的统计。他相信以两位大儒的聪明才智,一定能看出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度差异,对一个王朝的影响作用。
方孝孺沉思片刻之后,面露惊讶的说道:
“殿下的这个说法倒是出乎臣的预料,不过这样的解释倒也合乎情理,与史料的记载倒也完全相符。”
解缙也是有些惊讶,他没有想到吴王殿下短短的时间之内,就能从几千年的史料中发现这一点。
“咱们汉人建立的王朝就是有这样一个短板,看天吃饭的特点决定了一个中原王朝的国力强弱,气候变化只是一个引子,可以说它是历代王朝兴衰史里所发生一切的幕后推手。也可以说它是历代王朝末期总处于内忧外患这一困境的底层原因。”
朱雄??知道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已经慢慢的浮现出来了,尤其是北方更能感受的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草原上已经因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牧草也没有之前的茂盛了。
朱雄??把手稿整理了一下,就直奔刚结束小朝会的老朱去了。
奉天殿内
朱元璋也想起了自己昨日里给自己大孙布置的题目,想着自己微醺时给出的题目是不是太难了。历朝历代那么多学识渊博的儒学大家都不能给出答案,和解决中原王朝不断更迭的办法,而刚刚成年的大孙又怎么能破了这么大一个难题呢?
“黄成,你说咱是不是对雄??这孩子要求的是不是太高了一点,咱都快七十岁的人了,还对此一筹莫展呢,怎么能把这么深奥的问题交给咱的孙子呢。这真是年龄大了,糊涂了。”
“也罢,历朝历代都未能找到根结所在,咱也不能让大孙觉得是咱难为他,回头你传个话,让咱大孙就此作罢。”
大太监黄成刚把今天老朱今天需要批改的奏折给堆放整齐,准备说些安慰老朱的话,守在殿门外的跟班小太监就通报吴王殿下朱雄??过来了。
老朱顿时是笑意满面,扭头对一旁伺候的黄成说道:
“快让咱大孙进殿,今天那些奏折还是交给他批阅吧,咱就在最后给他把把关,也乐得清闲啊!”
朱雄??入了大殿,把自己整理好的手稿递给了已经过来迎着的黄成,便对着已经起身的老朱说道:
“皇爷爷,昨夜您老人家给孙儿的那个题目,孙儿可能有了一些眉目,您老人家不妨先看看孙儿准备的手稿,给孙儿指导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朱元璋接过了黄成双手呈上来的手稿,便忍不住翻看了起来。
第137章 气候变化决定了王朝的兴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