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带人赶着战马离开他们营地时,刚好被来自大宁都司的蒙古侦骑看到,这也为以后宁王朱权拿捏他们埋下了伏笔。
北平燕王府里,朱棣终于见到了面色苍白的道衍和尚姚广孝,不由得大吃一惊。
“张玉,这次的交易难道有什么意外吗?怎么广孝变成了这个样子?”
朱棣并没有见到那些来自于草原的战马,还不知道姚广孝是被他自己的自负高傲搞成了这个样子。
张玉把这次交易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和朱棣讲了一遍,只是把自己告诉姚广孝战马全是公的这件事,给换成了是姚广孝自己发现的而已。以姚广孝那自傲的性情,估计他也不会拆穿这件事情的,自己提前告诉他,总比回到北平后,朱棣就此事亲自发问他,更让他受打击的心好受些。
朱棣一脚就把房间内的桌子踢翻,南京送来的茶具和茶叶顿时飞落一地。
“他们怎么敢?都是一群背信弃义的小人,本王为了不过多的损失咱们的战马,才冒着被父皇怪罪的可能和他们做了交易。他们竟然拿本王当猴耍了不成?”
须发皆张的朱棣让张玉不知道该怎么劝慰,更不敢提出自己的建议。
发泄了一阵的朱棣,终于平静了下来,事情已经成了定局,自己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只是对草原人的忌惮更多了几分,学会了阴谋的草原人,只会越来越难对付。
“张玉,你带人从本王的亲卫里挑出来三千匹母马吧,赶紧让人送到南京去,父皇那边已经下了旨意,沿途都有地方上准备好了粮草和补给。本王就不去马厩了,你看着安排吧。”
朱棣说完就去了后院,路上准备侍奉的太监都被踢翻了好几个。
南京城里,马聪已经到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跑了好几次,出海试航的舰队到现在还没有回音。朱雄??已经急了,他担心那些战舰经不起海上的风浪出了什么意外。
就是在后世,科技水平那么发达的情况下,每年也有不少的钢铁巨舰会出现意外,更不要说那些木质的战舰了,而且每年的这个时候,还都是台风频发的时间。
朱雄??抬头看看依旧是蓝天白云的天空,只能在心里为那些出海的将士们默默祈祷。
汤和或许看出了他的焦虑,就安慰他说道:
“殿下,这次出海的船工都是从沿海渔民里选拔出来的,他们常年呆在船上吗,对海上的天气可比钦天监里的那些人靠谱多了,一旦有什么危险,他们也会阻止鼎儿他们出海的。”
朱雄??听到汤和这么说,紧绷的神经算是放松了一些。
历代的钦天监里还是有一些能人存在的,他们从前人记录下来的东西中仔细的辨别,寻找规律,慢慢的也总结出了一些东西,制定的历法一直到后世还在民间使用着呢。
而那些从事劳作的那些百姓,对天气的辨别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关于天气和季节的一些谚语,即使在后世也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
那些见证了战舰下水的文官们,在等待了几日后,不见有消息传来,也开始了悄悄的联系,他们准备把从事奇技淫巧的吴王拉到儒学的正途上来。
第109章 草原人的计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