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正在考虑自己应不应该在国学的课程里加一些其他的东西,在选择国学老师的问题上倒是没有太多的考虑。
他现在是一心的想把那些有助于大明的学问都灌输到大明百姓的脑子里。倒是没有考虑朱元璋这样问的深意。
“皇爷爷,大明都有那些大儒啊?要不你老人家给安排一下呗。”
朱元璋看自己大孙回答的有些敷衍,顿时就不乐意了。他佯怒道:
“你让咱去哪里找?翰林学士刘三吾可以吗?”
朱雄??脑海中顿时出现了一个呆板的老头,刘三吾虽然学问高深,但是真的不适合在新式学堂里任教。刘三吾年龄已经大了,思维已经固化,可能接受不了学堂里那些教授的新生学科。为了他老人家能顺顺利利度过晚年,朱雄??第一时间就把他排除了。
“不过皇爷爷什么意思啊?为什么他老人家会在国学教授的问题上这么慎重呢?”
朱雄??仔仔细细的思索了一下,这才明白朱元璋的良苦用心。
“皇爷爷,方师,和解学士呢?这二人在文学上的造诣可不低啊!”
朱雄??此时觉得历史上,关于这两人的记载是不是存在什么偏差?这二人现在看来也不是儒学的忠实护道者啊!不久前,关于自己的事情,这二人可是火力全开,把齐泰和已经死去的黄子澄怼的有口难言。
朱元璋收拢了刻意严肃的表情,大孙终于知道自己的用意了。大孙选择的这两人最恰当不过了。方孝孺作为大孙的老师,为了那个帝师的荣耀,他也会唯大孙马首是瞻。
而解缙,那么一个聪明的人,估计也会在大孙的蛊惑下去钻研那些新生的学问,掉进大孙为他特意编织的陷阱。
再说了,现在这二人身上已经烙印下了朱雄??的印记,今后的身家命运都和朱雄??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朱雄??一旦给他们透露出,学堂毕业的学生都是朱雄??自己的门生时,他们两个作为朱雄??忠实的拥护者,还怎么不会在皇家学堂教授的职位上尽心尽职,毕竟学堂的每一任院长都是当代的帝王,现在朱元璋的种种表现和作为已经在委婉的告知朝臣,朱雄??就是下一代的帝王。
......
皇家学院的筹备工作就这样在几人的商谈中已经谈的七七八八了,只剩下了一些细枝末节。
朱雄??突然想到自己在闲暇时仿照后世字典编录的一本书,就抬头向朱元璋问道:
“皇爷爷,我闲暇时编录一本字典,不知道能不能在咱们大明刊印?”
朱元璋大吃一惊,他自己泥腿子出身,这一路走来受过多少文人墨客的轻视,即使他标榜自家是朱熹的后代,但是也经不起那些有心人的考证。那些读书人总是说他是一个没有底蕴的人,就是因为他老朱家没有出过什么学问大家。
在这个年代,能自己编书刊印的,哪一个不是文学大家。自己大孙竟然说他编成了一本书,这把朱元璋高兴的,他老朱家终于出了一个学问大家,可以把那些文人说他老朱家世世代代都是泥腿子的嘴给堵着了。
“字典,可是和说文
第98 章 离经叛道的科学释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