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满怀激动,带着对大明朝的期望回宫了。
临走时留给了汤鼎一卷宝钞,说是要给工匠们改善一下生活,给他们买些生活必需品,作坊里的事情千万不要节省,材料什么的一定要管够。至于钱粮什么的,吴王殿下直接统领的军队还能缺了这些?
十几位贴身护卫紧紧地护着朱雄??,半个时辰就赶到了朱元璋办公的奉天殿。
朱雄??背着一个狭长的布袋,小心翼翼的走进大殿。
“皇爷爷,孙儿给你看个好东西。”
“哈哈,上位,说曹操曹操到啊!你的宝贝大孙子回来了。”
朱元璋在旁边偏殿里正和一个年纪相仿,同样头发花白的老人在说着话。两个人面对面的坐着,一个小泥炉子上刚烧好的水还热气腾腾,一套精致的茶具里,香茗正上下翻腾。
“来,来。大孙,这就是你汤爷爷。咱的老伙计。”
朱元璋这段时间难得很高兴一次,同龄的兄弟们就剩为数不多的几个了,今天刚从老家赶回来的汤和身体看着还很硬朗,以后的日子里,自己也能找个好兄弟唠唠家常了,繁重的国事外,朱元璋也有着老年人的通性:夸自家的晚辈。
“雄??见过汤爷爷。”
朱雄??赶紧以晚辈的身份施了一个大礼,进来时朱雄??就发现这个殿里除了两个老爷子,连个服侍的宫人都没有。显然是两个老爷子也没有走君臣的那一套,朱雄??当然也不会在老人家前摆什么吴王的谱子。要不然被老爷子们拿着鞋底抽都是轻的。
“不错,不错。是个聪明的娃子,听你汤鼎叔叔说,你准备练一支新军,难道咱们现在军队没有你能看的上眼的?”
汤和笑呵呵的说,这老人家执掌大明水师多年,手下强兵悍将也是不计其数。
朱元璋端起了一杯茶,除去茶汤边缘的浮沫,心满意足的抿了一口,对汤和与自家大孙的对话好像不怎么重视一样。
“汤爷爷,您这话说错了,孙儿可不是瞧不上咱大明的军队。咱大明的有无数能征善战的将军,任何一支部队拉出去那都是虎狼之师。咱大明多次以少胜多,打的蒙元狼狈逃回漠北,其中功绩不亚于汉唐。建国后咱还东讨西伐,打的周围宵小都俯首称臣。”
“这些都是您和几位老公爷,及一些叔叔伯伯们的功劳,正是有您们,咱大明才如那初生的太阳,国力是蒸蒸日上啊,您老别不信,你出去说一声,说鞑子不死心,还想回来祸祸咱大明人,你看那支军队不笑掉大牙?他们敢吗?他们不敢。就连咱这看守城门的士兵都能拿刀子干翻他几个臭鞑子。”
“哈哈,你小子,不愧是你老朱家的种,天不怕地不怕,就该这样,敢挑事?那就干翻他。”
汤和高兴地眼睛都眯起来了,一双粗糙的大手不停的拍打着小茶桌,震的桌上的茶水都飞溅了起来。
“大孙,你之前说开海的事,这刚好你汤爷爷来了,他在浙江福建那边和那些倭奴打了不少交道,有啥问题你给他说。”
朱元璋这些日子一直在考虑这件事,自己大孙说的不错,大明不能只把目光放在草原上,弱宋既然能从海上获得海量的财富,洋洋大明兵力强盛又怕什么?区区倭奴,弹丸之地,这些年依仗北元征伐他们的不利,竟敢对大明多次不敬,是时候好好收拾一下了,既然使者们都能远渡重洋,我大明水师焉有不可的道理?
再有数次北伐,每次都是对国库的一次考验,户部尚书自己换了几个,可每个人谈及北伐时都是头皮发麻,再三劝解让缓和一下。这里面的原因朱元璋不是不知道,只是没人给他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法。
朱雄??提出的开海,刚好能解决北伐路途遥远的问题,将士们在海上可以结网捕捉渔获来节省一部分军
第39 章 开国元勋汤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