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章 爷孙间的怒火奏对[2/2页]

回到明朝做皇二代 黛莱美用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做事情了。
      “皇爷爷,你就放心好了,这样才能逼着官员在其位谋其职。您就是大明的领路者,您只要给出了方向,就不要管他们怎么执行,您只要事情的结果就行,奖罚制度的标准提高些,利害关系下,还怕没人出来做事?”
      “哈哈,你这混小子,对人心把握的竟如此之准。”
      朱元璋早已经不再生气了,自家大孙对大明的施政认知,虽然和自己的不大一样,但治大国如烹小饪,各人有各人的法门。
      “大孙,咱订下的税率不行吗?”
      “皇爷爷,在西方有个小国,他们的人口才500万,他们每年的税收能和咱们大明一样多,您老人家相信吗?”
      朱雄??想起了远在西方的英格兰。
      “不可能,五百万人竟能收到两千多万的税收,你莫不是以为我老了,不会计算这些了吗?”
      “皇爷爷,孙儿查看了大明近几年的税收,发现田赋竟占了税收的八成,而商税却只是那一小部分。这和你的初衷不一样啊!为什么要老百姓养起大明?”
      朱雄??反问朱元璋了一句,实在纳闷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想到发展商业的重要性。
      有宋一朝,执政者极力在各民族之间互通商业,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开征商税,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税收最高时竟达到了惊人的一亿五千万两白银,是大明的七八倍之多。
      “咱打下了江山,给他们分了田,让他们有衣穿,有粮吃,收些他们的田赋不应该吗?他们租种地主的土地交的租子比咱要的还要高,也没见他们有什么意见?反而是你胆敢质疑咱。”
      朱雄??看到皇爷爷又瞪起了眼,不由得无语了,自己只是说了下,大明财政不能只靠田赋维持,时间久了是会出大问题的。
      “皇爷爷,孙儿不是这个意思,咱大明不能一条腿走路啊,前宋开征商税的成功你也是知道的。为什么我们大明不行呢。”
      “我知道您是担心商人都是见利忘义之辈,怕他们走私关外,滋养蒙元。但孙儿不这样认为。”
      “孙儿认为商人可以互通有无,促进大明南北方的合并交流与共同发展。只要朝廷把好关,建立适合大明的规章制度,并且不断加以完善。给他们经商行走的指引,他们能安稳的挣钱,谁还愿冒着被砍脑袋的风险去走私。”
      朱雄??端起了一杯尚未打翻的果子酒,润了下有点冒烟的喉咙。
      “至于百官说的与民争利,那要看看这个民是谁了?老百姓们有钱吃饱饭就很不错了,他们哪里有余钱去做经商的本钱。文人士子自觉高人一等,他们鄙视行商,那也只是他们的遮羞面而已。他们不暗地里做着自己反对的事,哪里来的钱财娶妻纳妾,怎么可能风月之地里唱着千金散尽还复来?”
      “大孙,你说收取商税,对百姓并没有影响?”
      朱元璋好像也是明白了这个道理。但他也怕,怕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
      “皇爷爷,有影响是肯定的,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柴米油盐,朝堂上给予管控,确立价格,在源头生产上加以干预。其他的问题不大。”
      朱雄??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坐在国库里开心数着银子的时候了。
      “大孙,你回头写个章程过来,咱和大臣们商议下。”
      朱元璋不免有些担心,自己大孙真的按照这种想法施政,到时候天底下的读书人肯定会对他口诛笔伐,让他在治理大明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朱元璋看了看自己的一双大手,不知道它再次沾满鲜血的时候,大孙的道路上是不是已经没了障碍。

第17章 爷孙间的怒火奏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