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真要论起来,武举还是去年秋天,他通过他父王,楚王爷向皇帝建议的。
      只是可惜一道道细节流程商议下来,耽误了时间,直到春闱都放榜了,武举事宜才真正落实下来。
      好在还算及时,来参加春闱的考生,大多尚未离京,也算是留下了一部分好苗子,例如景裕就是其中之一。
      武举从提议到落地,拖了这么久也不全是因为相关的章程考核决议未定,这些大都有先例可依,只需稍加改变即可。
      而是科举本就已经触动了勋贵们的利益,如今若是又要多一个武举,总共官位就那么多,岂不是又要让寒门学子来分一杯羹。
      世家贵族自然是不乐意,好在当今圣上圣明,最后还是力排众议,趁热打铁将武举办了起来。
      “渊儿,武举的报名进展怎么样了?”
      “父王,眼下武举要举办的消息不过才公布数日,报名的大多是春闱落地尚未离京学子,恐怕难有什么好苗子。”楚临渊抬头看向来人,语带敬畏。
      来人正是他的父亲,楚王爷——楚烨。
      楚烨看了一眼桌上的报考名单,拍了拍楚临渊的肩膀。
      “你也不用太着急,本来也是我朝的第一次武举,这些学子就算武力值不达标,若是能通过文试,也可以日后当做军中的文职培养,万事开头难。”
      “嗯。”楚临渊低低应了一声,他不着急。
      这一世许多事情,已经走上了与上一世截然不同的道路。
      按记忆中节点来说,眼下天耀还有时间,他现在要做得,就是确保每一件事都稳妥的进行并落地。
      楚烨并未久待,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就拿这次武举来说,若不是楚临渊主动提起,他都从未想过通过前朝遗留下来的这种方式来选拔人才。
      当将军的,哪一个不是尸山血海里闯出来,信奉的更多是实战出真知,而不是纸上谈兵。
      但楚临渊说服了他,如今边关除了北狄偶尔来骚扰一下,哪还有什么大型的实战机会,若军中全是只知操练的莽夫,长期以往确实不利。
      是时候该为天耀的军队里,输送一些新鲜的血脉了。
      银白的月色下,楚烨站在院中,回头望着书房内,烛光映照下楚临渊的身影,嘴角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才迈步离开。
      而此时端坐书桌旁的楚临渊,看着武举名单里熟悉的叶景裕三个字,不禁陷入了沉思。
      —
      —
      数日后。
      诚然,如当初景裕在街边遇上的钱姓学子所言,武举考核的并不仅仅是武力。
      同样需要文试,通过了文试的人,才有资格继续参加后续的武试。
      可谓是该有的考核,一样不比春闱少。
      当然,由于举办的突然,加上报名时间短,又是天耀有史以来的第一届武举,所以有些程序,还是有“捷径”可走。<

第186章 人生的岔路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