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1章 朕需要一批眼线[1/2页]

大唐:贞观元年请父皇退位 垂钓寒江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次最大的赢家就是朝廷。
      抄了那么多官员的家,得到了不知道多少的财宝,又收割了民心,还震慑了官员。
      “平安寺一案,牵扯甚广,各地都应该引以为戒,所谓的方外之地,清静之所,并不是可以逃脱法律制裁的地方,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克己奉公,廉洁守法!满朝文武身为朝廷命官,当朝大员,更要洁身自好!以身作则!”李晋继续说道。
      这次查办了这么多人,应该足以让这些官员收敛些许了。
      “吾皇圣明!”文武百官再拜。
      李晋目光瞥了一眼净空住持,“内阁应该立即着手清查佛门,严厉打击犯罪!”
      “臣等领旨!”
      几个内阁大臣异口同声的道。
      李晋微微点头,“众爱卿可有本奏,若无本奏便退朝吧。”
      “臣礼部尚书有本启奏陛下!”这时候,礼部尚书站出来道。
      李晋问道,“奏来。”
      “启禀陛下,七日后国教册封大典,不知在哪座道观举行?”礼部尚书询问道。
      这话一出,李晋脸上笑意差点就没有憋住,因为李晋看到了袁天罡那一脸吃了屎一样的表情就想笑。
      李晋咳咳两声,“国师,你作为道门代表,你对此事有何建议啊?”
      袁天罡显然是因为现在穷得没钱,所以礼部尚书一谈到那个问题,袁天罡脸色就难看。
      因为现在真正的国教道院还没有建成。
      甚至都还没有开始建,因为没钱。
      袁天罡回答道,“恳请陛下允许册封大点在宫中举行,来日庙宇建成,再请百姓观礼。”
      袁天罡有些尴尬,甚至有点卑微的祈求李晋。
      “陛下,此事的万万不可,岂能于宫中册封国教大典?于礼不合。”马上就有官员站出来反对了。
      长孙无忌站出来道,“陛下,京城有一座三清观,可于此暂行册封,来日国教道院建成,再行搬迁大典!”
      “臣附议!”房玄龄站出来道。
      紧接着杜如晦也站出来,“臣附议。”
      “臣等附议!”
      有内阁大佬表态,马上就有一大群文官集团的人附议。
      反正这事儿跟武将集团没啥关系,武将集团可以躺平当咸鱼,表不表态都不重要。
      李晋又看向袁天罡,“国师大人,你有什么意见吗?”
      “臣……没有意见。”袁天罡叹了口气回答道。
      长孙无忌提的这个方案,袁天罡和道门之前也商议过,对李晋同意在宫中举办大典并没有报太大希望,但还是想提一嘴。
      李晋知道袁天罡有些失望,但没办法。
      李晋没必要为这件事情和满朝文武站在对立面。
      而且在宫中举办确实不合理。
      “既然如此,那国师就全权负责册封大典的一切事宜,随时与礼部尚书对接,朕国事繁忙,皇后有孕在身,无法出席盛典,朕会请太上皇和太后亲临代朕观礼。”
      李晋淡淡的开口道。
      藏在人群中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垢一愣,这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了?
      你这么直接单方面宣布,经过我们同意了吗?
      “陛下圣明!”
      满朝文武异口同声的道

第411章 朕需要一批眼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