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9章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2页]

大唐:贞观元年请父皇退位 垂钓寒江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晋靠在龙椅上,长叹一声。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官场也要来一场大清洗了啊。”
      李晋并没有直说这件事怎么处理,只是简单的来了这么一句。
      然而这话落入百官耳中,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果然,皇帝要开始整饬吏治了!
      “陛下圣明,有些地方官员自认为天高皇帝远,不仅对朝廷旨意阳奉阴违,更是成了当地的土皇帝,如那岭南冯盎,竟然敢自立为王,整顿官场,已然刻不容缓!”
      杜如晦极力支持李晋整顿官场。
      房玄龄也是附议,“臣附议,地方官员如不整治,明年新唐首届恩科考试绝对有人徇私舞弊,取仕不公,为大唐江山计,臣也认为整顿官场,刻不容缓!”
      “陛下,天下尚未安定,民心未稳,若整顿官场,虽然杀掉一大批官员,可朝廷无人顶替啊,整顿官场是必要的,但却不是此时该做的,陛下三思。”某官员开口道。
      李晋揉了揉眉心,李晋并非无人可用。
      各地仍有被打压的寒门学子,或者按照先前说的,百姓当中选举人员暂代,都是可以的。
      李晋也知道,恩科考试是重中之重,若是出现取仕不公的事情来,恐怕会出现更多不可控的事情。
      “整顿吏治,刻不容缓,中书省拟旨,命各地巡抚大臣,彻查各地官员,如有违法犯罪,依律定罪。
      并着各路元帅派兵协助,先斩后奏,有法无情!至于这些官员伏诛之后的替选人,就按照先前的一号方案办吧。
      不够的话实行二号方案,今年江山要定,百姓要安,官员要查!一年的时间,重整河山,够了。”
      李晋当即下达了命令。
      文武百官听得一脸懵逼,怎么感觉皇帝好像早就想整饬吏治了?
      这一号方案是什么,二号方案又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啥也不知道?
      满朝文武,衮衮诸公,为什么好像基本上都跟不上皇帝的节奏?
      这些什么决策,都不在朝堂上商量了吗?
      然而,只有内阁大臣和长孙无忌知道李晋这话是什么意思。
      一号方案就是从寒门选人,二号方案就是寒门之人不够就从百姓当中选取有才能的人。
      “臣遵旨!”
      房玄龄应下。
      李晋嗯了一声,这做皇帝真的好累啊,事儿是真多。
      “众爱卿可还有本要奏?”李晋看向文武百官询问道。
      杜如晦这时候又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奏折。
      “陛下,内阁接昭烈将军高长恭奏报,冠军侯白起已将白帝花种子交付,三万白袍军及部分玉门关守将护送回京,贤贵妃娘娘也将回京,是否着礼部安排迎接?”
      听到杜如晦的话,李晋摆了摆手,“没必要,她也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不过这白帝花到京之后,就要全部种植下来,此事农部尚书届时全权负责。”
      “臣遵旨。”程处默应下。
      唉,挖地种粮食之后还要养猪,现在还得种花,我怎么这么惨啊。
      “陛下,各地流民如何安置,是否下旨各地官仓开仓放粮?”杜如晦继续禀报道。
      李晋摆了摆手,“这件事交给四大世家去办吧,传旨要他们立即

第279章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