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世家,都该除之,你们都畅所欲言的说,朕该怎么做,朕恕你们无罪,随便说什么都行。”
听到这话,众人相互看了一眼。
杜如晦先站起来道,“陛下,敢问陛下是想重重拿起,轻轻放下,还是雷霆一击?”
在这种会议上,无需顾及什么场面话,自然是什么都可以说。
“朕说过,圣神之治,盛世降临,这些人若是不除,就像是一粒粒的老鼠屎,会坏了一锅粥,朕要以雷霆击碎黑暗,一击定天下!”李晋也没藏着掖着,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陛下,可曾想过如此会牵连多少人?”
杜如晦询问道。
李晋摇了摇头,“朕没细算过,但十数万人是绝对有的。”
“不止!这上面算上五姓七望和一些分裂了的世家,共计一百一十八个世家,若是全部株连,不下四十万人!”
杜如晦粗略估算道。
然而,李晋似乎没有被这个数字吓住。
“不下四十万人又如何?反抗朝廷,对朝廷政令阳奉阴违,甚至是对抗朝廷,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这就是乱臣贼子,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既然打算为大唐后世奠定千年太平,死一些人是很有必要的。”
听到李晋的话,杜如晦也在意料之中。
自李晋向世家宣战以来,朝廷就从未向世家有过分毫的妥协。
“陛下,世家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陛下要三思。”房玄龄站起来道。
李晋摇了摇头,“对世家一步不退,要他们看到朝廷的决心。”
“陛下,天下官员,尽出世家,株连这么多人,天下定然不少地方无人治理,苦的还是百姓啊。”这时候,刘伯温也站起来道。
然而,长孙无忌跟着起身,却有不同的意见。
“陛下,臣认为,将这份名单公告天下,以谋逆罪,宣布朝廷对他们予以制裁,他们所有产业立即查封,满门抄斩。
这件事情交于各路元帅领兵去办,并且抄没这些世家一切家产,而且还要发布海捕文书,通令全国。
这些人势必会卷铺盖走人,昭告天下,抓到这些世家的人,送至官府,赏白银一百两!抓一个就赏一个!
既然陛下有收拾旧山河,重整河山的魄力与决心,那就不要管株连多少人,即便罪在当代,仍在功在千秋。
是非对错只有史书记录,千秋功过任由后人评说便是,盛世都是累累白骨铸就,不能害怕死的人多了。
臣说句不该说的话,害怕死人,就不要打仗,害怕死很多人,就不要改变现有的天下局面,做出改革。”
长孙无忌语句清晰,淡淡开口。
然而,这番话却让房玄龄几人大惊失色。
这尼玛,难怪清君侧清的长孙无忌,这尼玛的不是没有道理啊。
“赵国公,朝廷没有那么多人去抄家!朝廷现在缺人!”
刘伯温厉声道。
长孙无忌则回答,“长安城外,三十万新兵投入训练,还有二十多天训练结束,即便淘汰了许多,但据兵部汇报,仍然二十余万人,届时奔赴战场,也当个历练,有何不可,不经历鲜血与战火的洗礼,那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兵!”
显然,长孙无忌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打算将这训练的新兵拉入战场,去战场上走一遭,当做是实战训练。
第264章 论世家的处理办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