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宁和孙若莹紧跟着便到了,小二开始传菜,都挑的醉仙楼的招牌,旧友重逢,还上了壶果酒,几乎没什么酒味,权当助个兴。
一群人趁着吃饭的间隙,聊着近些年彼此不知道的事,顺带追忆往昔,逐渐消除了那被时间拉开的距离感。
王曲清与她夫君是在荟萃馆讨论诗文时认识的,她夫君乃是苍梧郡书香传世的唐家出身,前年入京赶考。
每三年一次科举,各地才子齐聚长安,亦有不少达官贵人趁机观察可造之材,进行招揽。这些人里若真有本事金榜题名,少不得成那高门的乘龙快婿。
闭门造车造不出好作来,荟萃馆中文思柱和金榜墙上有诸多好诗绝句和出色策论,成了才子们必来观赏的地方,王曲清喜读诗书,每月总要来一二次。
当时王曲清的母亲正在操心她的亲事,其父王太仆知道女儿想法后,亦是特意留意了下当时京中备考的众多才子。她如今的夫君虽才名不显,吟诗作画只能算中上,但性情敦厚持重,脚踏实地,于策论上往往返璞归真,能切中要害,亦入了王太仆的眼。王曲清也对此人印象不错,便同意了父亲的提议,在荟萃馆见面聊了聊。
王曲清多少有些害羞,不让玉琉璃她们跟着凑热闹,但她们贼心不死,在街对面的一家茶馆里喝了半日的茶——从午时喝到傍晚,才看到他们并肩出来,便知道这事儿多半成了。
等到春闱结束,唐家人接到信也赶来了,出动了唐公子的母亲与两位族老——毕竟是中书令嫡亲孙女,太仆嫡女。聘礼紧随其后,九九八十一抬,风光至极,三书六礼亦是一个不少。
殿试结束后,唐公子因策论出色,被钦点为探花郎,皇帝听闻两家结亲之事,特地下旨赐婚。
成亲是在长安成的,回门之后,王曲清便随夫君去地方赴任——她夫君惦念家中父母,主动请的旨,王曲清夫唱妇随,自是支持。
婚后二人如胶似漆,不过四个月便查出怀有身孕,路途遥远,唐家派人送信到王家报喜讯,玉琉璃几人闻讯迅速从自家库房里掏了礼物出来,让唐家人一起带了过去。今年六月初,再次来人送消息,说是母子平安。
直到今日,才终于再见到王曲清。
长发挽起,越发柔美,有种别于少女的动人魅力。
话赶话说起荟萃馆时,徐揽星说明年又要举行春闱,她姐姐没准儿也要榜下捉婿了。徐抱月被说得羞恼了,往她碗里夹了个丸子,说道:“四喜丸子都堵不住你的嘴是不是?”
玉琉璃趁机说道:“听闻徐夫人最近在为阿月相看人家,阿月可有中意的?”
徐抱月羞道:“阿璃,怎么你也来打趣我?”
“谁让每次叫你们都叫不出来呢。所以有没有呀?”
玉琉璃有些惆怅。
她不知道徐家两姐妹是什么时候喜欢上那个人的,当年发现她们为那个人渣闹崩时,两人已经对此事闭口不谈,玉琉璃连她们什么时候在哪遇上的那人都不知道。为此去千闻楼问又总觉得有种窥探人隐私的愧疚感,让她只能旁敲侧击着打听。
孙若莹跟着起哄追问,徐揽星袖
第135章 会旧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