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九章 朝堂对弈[2/2页]

御赐良人 茉上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知进退,明事理,这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情,沈容华在着了笔墨,写了一张方子,合在了衣袖里。
      ………………
      今日早朝,朝堂之上,难得一见萧祈衍与萧祈风同在朝堂,一则萧祈风是因为立了功,但是羸弱的萧祈衍能出现,委实不容易,多半的时候,只是觉得这位太子并不是什么帝王之才。
      但他今日一出现,天庭饱满,玉树临风,十足的贵气,站在一众皇子之间就能一眼认出,所以说帝王一直都有着帝王的龙气所在。
      对夏城赈灾以及夏城常年会干旱的提出了自己的谋略,萧祈政提出了求雨的治理的方案,虽颇有微词,但也并无大臣能有更好良策,所以也一众都站在了萧祈政的这边。
      萧祈衍沉思了一会儿,便拱手启奏,“父皇,儿臣有一个想法,启奏。”
      “但说无妨。”萧丞域对一向并无建树的萧祈衍并未抱多大的希望,朝堂上大臣也纷纷看着他好戏上演。
      萧祈衍侧了侧身,“夏城本不是穷极干旱之地,今年干旱尤为之盛,与当地的百姓一做法有关,除去这个做法,本身地势有关,所以根本要解决干旱,是要将水量多的地方调达道水量少的地方,不过此行需要从长计议。”
      他刚刚禀告完,便有大臣点头附和,“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夏城每年干旱,导致百姓人心惶惶,靠着京都的救济和地方的偏颇也不能长久。”
      “太子可有良策了?”萧丞域没有想到他倒是有见解,谋略也不乏,倒是和他收到的奏折之上的批注有些相似。
      这么多年,每日的奏折,有颇多已经审阅,偶尔有批注,简单明了,所以他差遣苏公公不必拆穿,便如此做就是了。
      “禀父皇,近几年来,夏城百姓因颗粒无收,便将附近的树木砍伐卖到了临城,树木的流失让土地更加蓄水差,所以原本干旱的地方会更加严重,原本不引发干旱的地方也会干旱,所以种树是夏城首要全城百姓可做之事。”萧祈衍细细谈着自己的计划。
      萧丞域捋了捋胡子,觉得倒是有些考量,“继续说下去。”
      “但是这也只是改善,据儿臣所知,离夏城最近的宛城水源充沛,宛城临近万江,常年引万江之水,而万江实则离夏城的距离不远,不过就是那段距离上有百姓居住,若是让这些百姓南迁到了宛城,这里就可以开了沟渠,将万江之水引入夏城,如此一来,南水北调,夏城便不用受到干旱的困扰。”萧祈衍侃侃而谈。
      他刚刚一说完,朝堂上很多的大臣纷纷觉得所言甚是,“陛下,太子殿下睿智,如此良策,夏城百姓之苦都能解决,若是此条沟渠通了,便是造福百姓。”工部尚书李遇上前一步,拱手回应。
      “太子下朝后,将治理方案上一本折子上来,待孤批了后,便由工部安排下去。”萧丞域准了奏。
      萧祈衍接旨,“禀父皇,儿臣以为种树便是当务之急要做,为彰显我京都体恤百姓,上回也是二皇弟和六皇弟去夏城赈灾,而六皇弟心思不稳,怕耽误到事,儿臣恳请父皇,儿臣推荐二皇弟代表皇家去往夏城带领百姓种树,树苗由京都带往。”
      萧祈政望着萧祈衍,他被他一早将了一军倒也是不说了,现在却是落得如此苦差事,“父皇,儿臣……”
      还未等到萧祈政禀告,萧丞域便道:“政儿一向体恤百姓,此次赈灾也是劳心劳力,委派政儿前往,却是最为彰显孤的诚意,准了。”

第六十九章 朝堂对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