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5章 最后一堂实践观察课:亡于崇祯[2/2页]

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妖怪不好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好了,安静。”
      季伯鹰淡淡开口。
      “认真听,继续回到我们的主题。”
      “一个王朝的覆灭,归根结底的原因有很多。”
      “秦、汉、晋、唐、宋。”
      “但是不论这些大一统王朝最终覆灭的导火索是什么,其中主要因素都绝对绕不过一点,那就是王朝末年的国家财政崩溃。”
      “正所谓,兴于财盛,亡于财衰。”
      季伯鹰扫过众人。
      “我来问你们,秦何以强大,又何以败亡?”
      片刻沉默之后,朱标率先开了口。
      “秦盛于商君之法,亡于苛政苦役。”
      这个答案,其他皇帝储君们都是认可的点了点头,不仅是因为朱标洪武老二的身份,而是确实答的没毛病,因为书本上就是这样教的。
      季伯鹰压了压手,示意朱标坐下。
      “太表面了。”
      “所谓商君变法,核心在于三点。”
      “一、扩大税基,以‘废井田,开阡陌的土地私有制来激发百姓种地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
      二、打击贵族,以军爵制快速瓦解旧贵族,向百姓直接征税,防止税收被贵族截留,这是商鞅变法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三、实施国营政策,国家控制自然资源和物资买卖,赚取高额收益。
      如此变法之后,税收源源不断地送往国库,十年时间秦之财政收入增加二十倍,秦这才有了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本钱。”
      说完,季伯鹰扫了眼老朱等人,都是眼神一亮,哪怕是宣德朱瞻基都精神起来了,他们还从未听过从财政角度来剖析秦王朝,这等深层次的解析。
      “而秦之败。”
      “秦灭六国,用的是以战养战的财政国略,每一次大规模军事打击,都是倾国财力的投入,通过对占领地征税和掠夺官府财富,维持帝国财政平衡,保证军队后勤。”
      “而灭六国之后,又继而先后发动五十万大军,耗时五年平定南越,又以三十万大军北逐匈奴,收付河套。”
      “到了这里,问题就来了。”
      问题?
      皇帝们都是皱起了眉头,这有什么问题?
      对于秦皇的武略,哪怕是老朱棣这等为大明开疆扩土翻了倍的一代雄主都自愧弗如。
      “南越、河套与六国之富庶不同,能用来纳税的人口与土地太少,根本弥补不了战争支出,也就无法保证财政平衡,再加上一统天下后国内官僚数量短时间骤增以及数百万的劳工苦役,财政就此开始失衡,而一旦失衡,自然而然的就走上了加税这条道路,单单农业税很快就加到了恐怖的七成,天下苦秦久矣,官逼民反,税基越来越低,恶性循环之下,财政失衡越来越严重,最终帝国轰然倒塌。”
      底层逻辑其实很简单。
      这就像一家正在快速扩张的公司,看似赚很多,但实际上赚的转手就花出去,突然资金链断裂,那唯一剩下的就是去银行贷款,而当贷款贷到银行看见你都关门放狗的时候,也就到了该倒闭的时候了。
      老朱等人,听得心惊肉颤。
      季伯鹰望着诸位天子储君的惊讶之色,嘴角微扬。
      “所以。”
      “这一堂课我要教你们的,只有两个字。”
      抬手拿起怜香呈上的斗笔,在这「财政」后面又写下了两个字。
      「搞钱」。
      二字一出,诸位皇帝的眼神都亮了。
      并不只是普通人喜欢钱,皇帝更喜欢。
      于老朱而言,有了钱才能快速恢复国力。
      对朱棣来说,有了钱才能继续北伐,彻底干死蒙古鞑子。
      至于朱高炽和朱瞻基,有了钱才能稳定国家,将民生推上巅峰。
      “兄长。”
      “咱有一事不解。”
      老朱皱起了眉头,罕见的打断了季伯鹰。
      “你说。”
      季伯鹰看向老朱。
      “搞钱在咱看来很简单啊,多印一点宝钞就好了,钱嘛,不就是纸嘛,印多少还不是咱说了算。”

第55章 最后一堂实践观察课:亡于崇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