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九十六章 马政[2/2页]

大明第一太子 夜星月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几年不断的迁民开荒,绝大多数牧场都改毁成了耕地,养马便越开越难,加之由于前几年马政的卓越成效,马匹已经差不多足够了军中使用,养马的待遇自然是下调了些。
      “传召太仆寺及户部兵部官员。”
      “诺。”
      张帆说的含蓄,但依照朱标对其禀性的了解,定然是到了实在不行的状况才会上奏,朝廷为了保证马匹的供应,对畜养官马的百姓待遇不错但要求更高。
      如果没有办法交出合适的马匹,那么百姓就需要按照朝廷规定的标准进行全额的赔偿,一匹战马高达数十两,远超于百姓的收入水平,真真是比人命都贵重了。
      刚开始是没有办法,疆域如此辽阔,没有足够的骑兵部队怎么镇压蒙古镇压辽东镇压西南?此策虽不近乎人情,但在当时确实有必要的。
      两盏茶后步履匆匆的太仆寺少卿及户部兵部尚书领着一众下属就赶到了谨身殿,见过礼后朱标没急着问话,只是让刘瑾将张帆等人的奏陈交给他们轮番过目。
      等他们气息平缓了才开口道:“牧场改耕地,这户部应该是有数的,现如今马政必然是得调整了,太仆寺可统计了我大明现如今有多少战马?”
      谷檧
      太仆寺少卿躬身应道:“回禀殿下,我大明边镇军马大概近四十万匹,京营驻军大概有十八万匹,驿马五万匹,民间畜养未成年马匹二十万余匹。”
      现在能用的就有六十万匹,若是再把尚未长成的马匹算上,那就追上甚至超越唐朝到底还是官营的弊端,缺少活力习惯应付了事,没有积极性,养马的效果效果很差,就如朱标昨日有意开放矿场一样,当官营到达一个瓶颈,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放民间私营以刺激发展。
      元朝时期蒙古在中原大肆圈地放牧,其结果并不怎么好,实际上的战马依旧还是得靠草原辽东等地供应。
      朱标的意思很明确,下面的官员很快就进入状态开始讨论起来,兵部是觉得现在很好,马匹充足威震四海,起码要等到收复辽东平定云贵后再改策,户部太仆寺倒是觉得该改了。
      户部尚书可能就是觉得百姓养马导致不好好种地,使得赋税收不上来,所以支持改变朝廷马政,至于太仆寺,那就纯粹是想要顺着太子爷的意思来,太仆寺卿李存义下牢狱后太仆寺可是人心惶惶。
      ………………
      /9/9238/11702456

第六百九十六章 马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