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间不够了,后面的我一会还要改改。
      当时月影让小伙计去库房拿一本新书给他,两本书书名相似小伙计认字不多也没有发现,月影假装看了两眼就让小伙计包了起来。就这样阴差阳错的将《西南州游记》拿成了《西南周游记》,反正现在睡不着打发时间,初心决定看什么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一本游记没有多厚,不认识的字就猜,猜不出来就跳过,没多久这本游记就看了一大半。当看到有一处蛾寨能产像金子一样的丝线,这种丝线非常受前朝皇室喜欢,织成的布料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穿在身上犹如天神下凡时初心不禁联想到教堂里的金丝蚕茧,接下来的内容初心就看的格外仔细。
      前朝走商盛行,南北货物交流频繁,朝廷因此收到了不少税,国家大力支持商人去邻国走商互通有无。市场上流通的新奇玩意多了,皇家的私库也丰富起来,是前朝逐渐走向奢靡的开始。
      一个商队在走商途中得到一种金色的丝线,回去后经过江南织女的巧手变成了一匹精美绝伦的布匹。这匹布被一个官员高价买走进献到宫中,宴席上文臣纷纷为这匹布写诗赞扬,这事流传开便有不少人想要购买这种布。
      商队路程有记录他们想瞒也瞒不住,不少商人找到蛾寨想要购买金色的丝线,蛾寨统一答复是丝线难得,今年寨子里已经没有了。今年没有但是可以买明年的,商人以高出商队几十倍的价格买下了明年的丝线。
      蛾寨的技术落后商人只买原材料剩下的都找江南最后的织女来做,第二年进贡到宫里的布匹品质更好,皇上给的赏赐也更加丰厚,并赐名流光锦。文人在撰写流光锦时觉得蛾寨不文雅便写成了蝶寨,殊不知蝶根本就不产蚕丝。
      蛾寨每年的产量只够做一匹布,商人想让蛾寨加大产量但蛾寨却说一切都要随缘。得到金蚕丝的商人挣的是盆满钵满但还是心疼每年要花上千两买原材料,还生气蛾寨的人不知好歹不肯制作更多的金蚕丝。
      蛾寨的人好似察觉到危险,又一年商人带人来到蛾寨时已经人去寨空了。那次商人带了几百人去蛾寨,是准备将整个蛾寨攻打下来成为自己的奴隶,好加大金蚕丝的生产量。商人因为没有按时进贡布匹得罪了皇上,靠着流光锦拿到的皇商资格也失去了,再加上落井下石的人不少,商人一家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走商富了商人和皇室也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老百姓的生活却没有丝毫变化。当货物流通稳定,物品地域性差价变小时走商就没有那么赚钱了,皇室奢靡成性国库大幅度缩水,当有地区发生灾情才发现赈灾的银子已经变成琳琅满目的摆设和华贵的衣饰,前朝从盛极一时到灭亡不过就用了短短的几十年。
      新国建立时没有禁止走商,将商人的地位压到了最低,即使商人再有钱还是有很多东

第254章 柳栀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