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进士出身,读史鉴往知来,科举考试写策论(向朝廷献策的文章)时亦是要用上,所以大部分学子都会知道这些,陆纪明一听就知道谢俭要说什么。
孟老太爷还以为谢俭要说出什么好计策,作为言官和商人的后代,有些事还是必须要了解的。
“此计确实好,”陆纪明道,“如此一反常态,米商们蜂拥而至,可吃米的人只有那么多,米价还怎么涨?再运回去又耗时,成本增加,只好忍痛降价。可此方法,历史上有好几人用过,大应南朝的赵越在旱灾严重时,用过此计,咱们大丛开国之时,秦州知府范思亦用过此计。”
沈??嗑醯谜夥椒ㄊ煜ぃ?肓讼耄?咧惺崩?防鲜υ?补??飞嫌兴娜嗽?霉?夥椒ǎ??渲凶钣忻?木褪橇???甑姆吨傺驮诤贾葑龉偈庇昧舜思疲?褂兴紊褡谑逼诘恼?\(biàn),让很多百姓们免于被饿死的命运,其余俩人倒是记不住了。
“所以,夫子贴出的告示,言出必行,绝不会让他们忍痛降价。”谢俭道。
还没等陆纪安说什么,孟宣朗急道:“那岂不是乱套了?老百姓一年也就赚个几两银子,哪有钱买米啊?”
谢俭瞥了他一眼:“没有银子,就去干活赚银子。”
孟宣朗愣了下。
这话让陆纪安和孟老太爷有了兴趣,陆纪安道:“阿俭,你说下去。”
“如今商人都是能参加科举的,史书上的故事,我们知道,他们也知道,这告示他们不见得相信。所以,还要请孟老太爷为第一人,”孟家的生意遍布大江南北,其影响力其大,谢俭道:“把孟家的米仓运至南明来,其他商家自争相前来。”
连他都算计了?孟老太爷笑呵呵地听着。
“待粮商们赚了银子,夫子和几位大人们便说南明要建寺庙为他们立长生碑,再让他们捐出钱财来……”
没等谢俭说完,孟宣朗便激动地说:“建寺庙要用到人力,咱们就雇佣百姓去干活,等于又把银子还给了老百姓。”
沈??劬σ涣粒?患??癜
陆纪安含笑的神情换成了思索:“此法可行。”
“商人们就算愿意捐出一些钱财来建寺庙,可他们只愿意拿出部分呢?”孟老太爷道,如他就不乐意,赚了银子立马离开,谁又能说什么?
谢俭低垂下眼帘,再次看向两人时道:“所以,必须有一个让他们心甘情愿捐钱的理由。比如,宫里的王内侍出现在南明,并且给百姓捐了米,提出建寺庙以保百姓平安,谁敢反对?”
王内侍?沈??蝗荒源?徘辶讼拢?前。?趺窗阉???恕
陆纪安目露所思,接而点头。
“王内侍?宫里四大内侍之一的王元元?”赵老太爷听到陆贤侄所说王内侍认了谢家侄子为孙时很是意外,当听说那谢家小娃因着王内侍之故遭受了那样的变故,也是唏嘘,心里怜悯。
王元元?这是王公公的本名吗?唔,沈??谛睦锬盍四睿?彩抢世噬峡冢?比唬?獠皇侵氐悖?氐闶保?患笳饧疲?苊畎
 
第076章 定以夫子为榜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