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章 逆境中如何坚持以及反败为胜以特大一盘棋为例(二)[1/2页]

零基础快速入门的弈修象棋 弈修象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五十七章
      逆境中如何坚持以及反败为胜————以特大胡荣华一盘棋为例(二)
      红方第二十九步兵三进一,黑方炮6平5*后,
      30.炮九退二
      (徐天利大师原着注解不如兵三进一,炮7进3,炮八平三,车2进3,马六退八,象5进7,马八进七,红少兵,但破敌一象,尚可周旋。)形成图1局面.
      对此我是赞同徐大师的说法的,红方退炮攻击黑象属于有根子,没有先手作用,同时放弃底线控制,有失没有得。上一步在三线挑起事端,又放弃对三路兵的重视,直接放弃,成全对方卒过河,没有反击手段。
      卒7进1
      (直接过河,中炮牵制红相,机会难逢。红马右马受到压制)
      (57.1)
      31.炮八平一
      车2进3
      32.炮一进四
      炮7退1
      33.马六退八
      (31—33几步红方通过交换解开左翼车马炮的栓链,)马7进6(经过这样的大交换,红方明显吃亏,黑已渐入佳境了。)
      34.兵一进一
      马3进2
      (攻击对方无根子,先手)
      (57.2)
      到此为止红方原本局面略优的局面怎么变成这种模样呢?少兵就不说了,必经吃掉对方一象。但是双炮一左一右分开力散,左马未入敌境,右马被漆黑过河卒压制,炮镇当头,没有反击驱逐。黑方形成中路快捷攻击,红方变成两翼侧面攻击较缓。
      35.炮九进二(黑马只是前进途中顺便捉炮,红方必须正儿八经的跑炮,不然白白丢失大子。)
      马2进3(进入敌营,反攻前需要把兵准备好,运送到相应位置)
      36.马八退七
      (这是看上中卒了,想着过马~消灭'中卒。)
      炮5平2
      (放弃镇中,给中卒以前进的道路,)
      37.马三进一
      (中卒计划失败,考虑解决黑方三路卒)
      卒7平8
      (离开险地,侧击边兵,围困红马)
      38.兵一进一
      (化解边马危机)
      卒5进1*
      (中卒顺利过河)在没有车的情形下,双方攻击炮马还木有形成攻击合力即攻击不到位。子力还需要向前调动。马炮残局一般需要过河卒助战。
      (57.3)
      39.马一进二(如图红方左右各一炮,兵力分散,两马在家,右马过河入境助战)
      卒5进1
      没有调动后马,防守中象任务没有改变,进卒威胁中相,失去双象后炮可以进底将军
      40.仕五进六
      (避免闷宫杀法,造成更大损失,调整士的位置,改变底士固定炮架的性质。)
      马6进4
      (此时黑方没有炮沉底将军,没有平中谋象,因为红方都可以支士化解,巩固防守。以车马卒对抗士相全加一马,力量有些单薄,所以此时后马前进助战。没有反击红马,而是直奔卧槽的道路前进。红方可能判断黑方进卒强取中相)
      41.马二进四
      (因此对于后方没有理睬,而是继续进马抢攻)
      马4进6
      (双方形成卧槽架势,前后一步之差)
      42.相五进七*
      (红马卧槽将军后没有连续手段,所以这里选择了防守,阻挡黑炮左移)
      炮2退1
      (退一步海阔天空,继续保持平移的)
      43.马四退六
      退马挡炮踩马,先手!黑方肯定要跑马!
      炮2平9
      (谁知黑方置之不理,走出炮吃兵的棋,炮位置发生改变)
      (57.4)
      44.仕六进五*
      (不能马六退七取马,由于马6进7,帅五平四,炮9平6
      ,后马进五,卒5平6,马五进四,卒8平7,黑胜势。又如
      马六进五取象,马3退5,红亦准应付。——原着注解。黑方达到平炮目的,红方没有达到转移红方眼光的目的。加强防守提前应对,连双士
      改变红帅移动方向,加强士角守护。)
      马3退5
      (红方同时攻击黑方马卒,黑方如何选择,没有连续将军的棋,所以避让一手,同时属于调整马不佳的位置。)
      各步想让
      45.马六进五
      (黑卒虽然无根,但有暗中保护。红方转而进攻黑方
      前线)
      马6进7
      (双方对攻,就看谁能提前入局。黑马卧槽,士象不能守。)
      46.帅五平六
      (逃跑脱离险地)
      炮9退1
      (借助对方攻击对方将)
   &

第57章 逆境中如何坚持以及反败为胜以特大一盘棋为例(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