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金庸两周年祭[1/2页]

流年撷萃 微丹湜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昨天才提到金庸的作品《碧血剑》,今天就是金庸老先生两周年祭了
      看到一些公众号里还专门写了文章来纪念。
      两年前很多人在追悼,现在想起来的人看上去少了很多。
      金庸的作品是伴随我的童年和青春期的,那时候非常喜欢看。
      以致到了后来很多情节都可以背出来了。
      童年时读作品和长大后读作品,感受是不同的。
      十岁左右那是认识几个字,金庸的作品生词是不多的,所以认字很方便的,能够读完一本书,会感觉自己很了不起。
      二十岁左右的时候,那是看故事,把开头、结果和中间过程看一下。知道一个大概即可。
      三十岁左右,那是看哲理了,那时候告别了诗样的年华,生活中的沉重开始到了眼前,所以爱看哲学。
      四十岁左右,看的就是大局,看走势,看不同环境下人物性格的表现。
      总之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看法。
      确切来说,三十岁之后并不是在,而是在回味。
      整理出来的那是自己的感悟居多。
      陪着自己长大的,恐怕会一直陪伴下去。
      有时候想想,也是一件很美丽的事情。
      武侠圈一直在呼吁,有没有出现承上启下的新人。
      现在发现这个愿望实现起来也难。
      就拿金庸来说,他的出现也不是偶然,他的心很静的。
      别看后来他光鲜体面好像什么头衔都有。
      可前两年我看《金庸传》,发现他做报业不是偶然,他从小就在忙着写文章和办报刊,这是他熟悉的事务。
      而且他还有主见,有特立独行的想法,所以才出来创业。
      而这些对于现在想复制他的人来说,都有些遥不可及,得到一样就很不

金庸两周年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