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2章 教育体系[2/2页]

明左 鹤城风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走出了家门,参与了教育工作。
      这位大才女本就爱好教书育人,祁彪佳游宦在外,教育子女的工作一直都是她负责。
      她问道:“如今小学、中学的建立,已经全面铺开。唯独大学还只是提案,不知该如何规划。”
      左梦庚看向刘宗周。
      “念台公,您的意向呢?”
      刘宗周细细思量,缓缓说道:“大学是教育体系的最高门槛,学生能否成才,全系于此,不可不慎。依老夫之见,大学当建,但宁缺毋滥。”
      他的意见得到了左梦庚的认可。
      左梦庚另有别的论证。
      “我山东虽人口日渐繁多,然终究偏于一隅。倘若高等学府过于集中,这不利于日后,更有重复建设、铺张浪费的隐患。”
      山东就那么大。
      最高学府如果太多的话,反而是一种弊端。
      左梦庚的想法,目前的大学只需要三所即可。
      “一所建在济南,名为国立中央大学;一所建在青岛,名为国立青岛大学;一说建在临清,名为国立医科大学。”
      这就是左梦庚对大学建设的现有规划。
      济南日后作为行政首府所在,必然有要有高校在旁。既好管理,也能施加影响,使其产生政权需要的人才。
      而青岛作为新兴之地,面向海洋,是对外交流的窗口。
      在这里创建大学,走出来的人才必然拥有着广阔的心胸、卓越的眼光以及超凡的技能。
      至于医科大学,就是将邓玉函现在主持的医学院进行升格。
      医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极大的提高人体健康,延长寿命。
      这也是一种增加竞争力的办法。
      商量创建两院时,社科院的院长任命的是姜?啤5?窍衷诘墓?⒅醒氪笱?3ぃ?竺胃?岢旨杭??桓?肆踝谥堋
      这是一位学术、人品都当世无双的大宗师。
      由他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必然能够给这所学校树立良好的风气。
      从这样的环境中走出来的人才,才能够值得信赖。
      至于国立青岛大学的校长,左梦庚反复思量,提出了一个颇为意外的人选。
      那就是孙元化。
      可众人考虑之后,也不得不佩服他的选择。
      和刘宗周一样,孙元化也是学术、技术、人品都十分高尚的宗师。
      最难得的是,孙元化兼容东西,可以让国立青岛大学的风气更加开放。
      而通过这样的任命,众人也发觉了两所大学其实各有侧重。
      国立中央大学主要以社会科学为主。
      国立青岛大学则以工业科学为主。
      国立医科大学则是专科大学,只负责培育医学专业的人才。
      其实除此之外,山东境内还有三所高等学府。
      那就是新军陆军军官学校、新军海军军官学校以及船舶学院。
      不过这三所学校隶属于军方,因此不在教育系统的考虑范围内。
      即便如此,经过这次会议,山东的教育体系也被彻底理顺。
      接下来就是各级学校的建设。
      预计五到十年之内,新式学校将彻底取代传统教育,遍布山东各地。

第622章 教育体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