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9章 毕懋康见闻录(4)[1/2页]

明左 鹤城风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的这些兵呀,竟然不愿意写什么检讨,宁可受罚都不愿意,哈哈哈哈。真是一帮傻子,连哪个轻巧都不知道。”
      漫步在军营中,毕懋康似乎年轻了许多。说笑起来,闲舒自然,显然已经开始享受这里的氛围了。
      “都是一些粗人,识字速度很慢,当然很怕写检讨。不过这正是我的目的,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多掌握一些文字。”
      这种新奇的识字方式,毕懋康从未见过。但仔细一想,颇有道理。
      过了士兵宿舍,后面就是营部了。
      这里人很多,但明显感觉到这里的人素质完全不同。
      “这些人之前多是秀才、童生,本身就是读书人。经过初步训练后,转变也比一般的士兵要快。”
      读书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是很快的。
      那一百多秀才、童生,在经过初步训练后,左梦庚选择了二十几个补充到了营部里面。
      其他各营的文化程度差点没有关系,营部可不行。
      这里是全军大脑,掌握着全军的命运。
      毕懋康站在原地,看着眼前各个门口的牌子,很是好奇。
      “这参谋司是做什么呢?”
      他很确定,明军里是没有这样机构的。
      “参谋司的主要职责,是根据获取的情报,以及敌我双方态势,结合地理、天气、实力等诸多条件,制定出最合理的作战计划,以供主将选择的部门。”
      “嗯?”
      毕懋康惊了。
      “打仗不是要靠将领运筹帷幄,好好发挥奇谋妙计才成吗
      科普也是很累的,但左梦庚还得做。
      “东郊公,战争其实是一门十分严谨的科学。敌人也不是傻子,哪有那么多奇谋妙计给你施展?大多数时候的战争,都是针锋相对的正面对决。即使有用到计谋、策略的时候,一群人策划也总比一个人要完善的多。毕竟一人计短、众人智长嘛。”
      毕懋康眼神里满是异彩,显然被说服了。
      “走,去看看。”
      参谋司里热闹异常,一大堆人凑在一起,正一边干活一边争论着什么。
      “这不对,纸马巷全长五里。按照等比例,应该这么长才对。你这都弄的和长城一样了,得改。”
      “怎么可能?俺们亲自测量过的,就是这个比例。”
      “那也是你们测量错了。”
      众人中间,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好大的木框子。里面放满了沙石、泥土,有些已经被垒成了山岭的模样。有的地方则挖出了一道曲曲折折的小沟,不知道代表什么。
      看到栩栩如生的地貌,毕懋康吃惊地趴在上面,仔仔细细地看着。
      “这是何物?”
      柳一元正好在。
      “东郊公,这是沙盘。用缩小比例的办法来还原一处地方的地形地貌,可以做到逼真。这是千座教给我们的,不过我们也是初学,还不熟练。”
      毕懋康这个工科男,看到了这等东西,禁不住搓手,显然是犯瘾了。
      “有这等神器,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架桥铺路,岂不是事半功倍?”
      众人哈哈大笑。
      “本来就是如此。”
      左梦庚也看了一眼沙盘。
      老实说,很粗糙,而且许多地方明显不对。
      不过这帮家伙上手也才一个月不到,能有这个水平,已经算是进步神速了。
      他对沙盘制成什么样,并不太在意。
      他关心的是另一方面。
      “你们参谋司和侦查大队的地图测绘搞的怎么样了?”
      说起这个,柳一元和参谋司的人就很苦恼。
      “我们遵照千座的命令,跑遍了临清周围许多地方,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测绘。可咱们这儿的地形都太平坦了,没法把山地高低差的技术运用进去。”
      这就是左梦庚要在营部多用读书人的原因。
      参谋和侦察,肯定对军人的素质要求很高。
      最起码地图测绘这种东西,饱读诗书的人和目不识丁的人比起来,学习的速度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参谋司还好,全都是由读书人组成。而侦查大队里,则大部分是新兵。
      两边在技能的学习上,差别已经出来了。
      那些进入侦察大队的读书人,如今都开始担当起底层军官了。
    

第89章 毕懋康见闻录(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