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八章:拒绝[1/2页]

大邺女帝 千桦尽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顾行知点头,他倒是赞同谢云初这次的说法:“为臣者应当为君尽忠,王有命,臣须从,孙膑有能却推辞,这的确是错了。”
      萧五郎朝顾行知翻了个白眼,只觉自家师父怎么就给北魏教出来这么一个迂腐的臣子……
      幸亏这顾行知不是他们大邺的朝臣,不然他日同朝为官,他怕是得被呕死。
      看到萧五郎的表情,谢云初忍不住勾唇轻笑,她好似都能听到萧五郎的腹语一般。
      夕阳霞光铺满天际,飞流瀑布,墨绿高树,青翠竹林,都被金辉笼罩……
      而这被隐藏于山峦绿林之中,院落山堂的小小书斋之内,俨然一个小小的朝堂。
      纪京辞本意是要用一个故事,教导将来必定会涉足朝堂……出身皇室的萧五郎,出身清廉之家的顾行知,和出身士族的谢云初。
      萧五郎和顾行知的表现都在纪京辞的意料之内,唯独谢云初……
      这孩子太通透,看万事好似都能置身事外,跳出局中,能观全局,也有把控全局的应对之策。
      历史和文章,对许多读书人来说,是那些以纸墨留下名字之人的生生死死,或清名或污名,堆集而成,不过是笔墨记载之下的虚像。
      他们读书人要做的,就是仅凭那些只言片语来揣度历史,著书给后来者看,让他们得到启示和警醒。
      而谢云初这个孩子,她有这样的天赋,能立在历史之中,轻易看透每一个人。
      这样的孩子要是生在帝王家,这样的天赋太适合成为储君,成为未来的君王。
      生在士族虽有些埋没,可她天生的天赋和能力只要加以引导,立好这孩子的风骨,这对他日后入朝为官……既能吊民伐罪又能保全自身是极好的。
      要是,这孩子的身上再多些对皇权的敬畏,那便是大邺之幸事。
      小小年纪,后生可畏!
      纪京辞觉得这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如今谢云初的文章已经出了样子,多加练习过童试并非难事。
      他应该适当教谢云初更深层次的东西……
      关于民生,关于邦交,关于新政,关于强国,关于如何辨析百家诸子所长,结合当世国情民生,取其精华来治国治世,强民富国。
      在这林间院落,大邺的皇子、大邺的读书人和北魏的读书人,以古时故事谈论着的对臣子之道的见解。
      在遥远的战场之上,北魏、大邺联军已一鼓作气,从戎狄手中拿回了陇右都护府,将戎狄逼入吐鲁番。
      至此北魏与大邺签订盟约,将巫州、邵州、宜州、梧州等南方一带全部割让大邺的消息,也传开来。
      大邺的读书人和百姓欢欣鼓舞,毕竟原本这些就是大邺国土,不过是后来被蜀国侵占,又落入北魏手中,而今是物归原主。
      但,此事却在北魏的读书人之中掀起轩然大波,两国联合出兵竟是以北魏丧权辱国割让国土的方式促成,北魏学子不能接受,可仗还在继续打。
      有人说,或许这一次两国合并出征,北魏以南边国土为代价,之后打下的疆土就都归北魏了。
      可没官员能给出确

第一百一十八章:拒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