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主要还是因为鉴定方面没能给出肯定的保证,让许多人对于手稿本身还有疑虑。
      这样慢吞吞上了一亿,就只剩下了两个人还在继续竞价。
      一个自然是明归常,而另一个也没有隐藏身份,却是目前夏国数一数二的影视公司,幕沉天光影视公司的大老板,安自和。在拍卖开始之前,安自和就和记者坦诚了,他对手稿很感兴趣,但是更感兴趣的是手稿后头的发掘版权。如果拥有者愿意的话,他很愿意跟对方聊一聊合作改编的事情——哪怕最后这部书被证实并不是岳珂的作品,而只是仿作,只要故事从一而终地精彩,他都愿意出钱开发这部作品。
      在安自和看来,《鸣芳洗冤录》发展到这个地步,噱头和热度都已经有了,即使最终被证实不是岳珂的作品,但是借势已经借到了。加上作品本身质量过硬,如果背后真有个仿作者,多年以后未必不会是另外一个岳珂。
      不如说,他还更希望这部作品是谁的仿作。能模仿岳珂的风格写出这么一部作品,还懂得利用这一点进行这样巧妙地炒作,可以说是实力和头脑兼具,他是很有心想要挖掘一番的。如果合适的话,甚至想要出手培养,做长久的合作。
      前提是对方不要因为这一次成功就过度沉迷于类似的手段,本末倒置地开始醉心捷径,反而作品敷衍。
      只有先了解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安自和才能作出决定,所以他愿意高价拍下这份手稿,姑且做一块敲门砖。
      结果巧不巧遇到了一个并非行内的明归常。
      不过区区一亿多的价格,并不能让身价难以估量的安自和动容。不过拍卖也是一种生意,同样讲究知己知彼,所以安自和还是让人去打听了明归常的底细。明归常虽然不是什么公众人物,但是作为一个书画方面的收藏家,本身还是比较有名气的,稍微打听一下就能知道身份了。
      知道明归常是一个收藏家之后,安自和本也没怎么把他放在心上。毕竟私人收藏家的财力再强终究有限,跟大公司大财团的实力没法相比。
      但当价格上了五亿的时候,安自和的表情就凝重了许多。这个价格基本上已经达到他的预估价了。也就是说,按照他的估算,手稿本身的价值经过彻底开发,算上无形价值,扣除掉开发成本,大概也就是差不多是这个价位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个价格就是安自和的底线了。
      在倒读秒刚开始的时候,他再次亮灯,这回屏幕上显示的是“六亿”。
      这个价格显然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预期,所以很快在场内引起了纷纷议论。打开附近对话频道就可以看见无数弹幕。
      【就算真的肯定这是岳珂的手稿,这价格也未免太高了!又不是《十三画卷》或者《月钩》!】
      【但那可是岳珂从未发布过的作品!我倒是觉得太便宜了。这个拍卖会举办得太急促了,很多收藏家都不够重视或者没把这事儿当真,否则这次来的人应该更多,价格也肯定不止这么点。】
      【你们都觉得那是真手稿吗?】
      【怎么可能?多半是仿作。】
      【我觉得是真的。】
      【不可能。】
      【岳珂过世时,她的侄孙女继承了她的所有财产,包括一百三十九部作品的版权,其中我们现今留存下来的只有七十二部,里面又有五部一直是有争议的,认为极有可能是仿作……】
      虚拟网络上各种争论此起彼伏,但是作为目前拍卖项目最大的两个竞争者的安自和与明归常却无心关注。
      接下来的拍卖进度变得极为缓慢,往往要好一会儿才有下一轮报价。
      安自和很快此时已经开始联系自己手下的高管,而且直接拉了一个虚拟会议,开始远程指挥他们继续筹措资金。
      他手下的人有些反对,说道:“安总,六个亿的价格对于一部未经验证的手稿算是已经很高了。这部作品虽然顶着岳珂的名头,但事实上之前却名不见经传,疑问很大。万一这手稿被证伪,我们的损失就太大了……”
      安自和说道:“我已经让人在进行验看了。按照目前的鉴定进展,《鸣芳洗冤录》的用词习惯和岳珂本人的其它作品几乎完全一致,不过在一些细节上,更偏近于她的年轻时期。虽然这其中确实有一些矛盾的小细节,但也不是无法解释。最重要的是,万一这真的是一部伪作……”
      他在这里停顿了一下。
      属下见他有一段时间没有说话,以为是遇到了什么突发事件,忍不住呼唤了两声。
      安自和这才说道:“如果这真的是一部伪作,它的价值甚至还有可能要胜过真作——只要操作得当。”

第 547 章 547X[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