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而商税也不必一蹴而就,可以逐渐增加,如同温水煮青蛙,让商人不知不觉间接受。”
      说完,刘伯温又鞠躬向朱元璋示意。
      朱元璋看起来表情淡定,其实内心汹涌澎湃。
      说实话,他很惊讶。
      刘伯温的才能他很清楚,大明第一谋臣,并非浪得虚名!
      但是,朱元璋没想到的是,跟杨云并没有学习多少时间,他便可以学以致用。
      并且,投自己所好,这条计策,确实称得上,是两全其美之计!
      可这也说明,自己的担忧不无道理。
      这样的谋臣,朱标要如何驾驭得了?
      今后,大明天下究竟还能不能是朱家的天下?
      见朱元璋迟迟没有表态,刘伯温弱弱的问了句,“陛下,此计,您是否满意?”
      朱元璋这才发觉自己一时出神,有些尴尬。
      他脑中飞快的想着,要从刘伯温刚才的计策里挑出什么毛病来?
      他沉思了一会,全身气场爆发。
      “你刚才也说了,为何要限制商业。”
      “你是把农民身上的压力转移到商人身上,可商人承担流通之权。”
      “你要让这个不确定因素,成为大明主要收入来源吗?”
      “你能保证,发展起来的商人,承受重税不会揭竿而起吗?”
      刘伯温此时却不慌不忙,自信的回道,“陛下不用担忧。”
      “我们不是有盐铁等专卖制度,可以稍加强化一下。”
      “让盐商先缴纳银钱或是米粮,然后从官府换到引票,凭此票才有资格贩卖。”
      “这样,商人是无法把控主要流通领域的。”
      “即使出现再大的富绅,也只能获利,无法影响到大局。”
      “另外,商人不比农民,农民可以做那个光脚不怕穿鞋的人,可他们却是有顾忌的。”
      “相比起义造反带来的利益,他们宁可选择扩大自己的生意,获得更多利益。”
      朱元璋没想到,刘伯温对答如流,显然是一切都考虑周全了。
      他此时也提不出更有力的反驳,只能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刘伯温一眼,便一言不发的沉思起来。
      见状,刘伯温还以为自己已经通过了朱元璋这次考验。
      他轻舒了口气,静静等待朱元璋开口。
      可刘伯温并不知道朱元璋此时的想法。
      朱元璋看着刘伯温的时候,脑子里却在想着。
      若是等自己百年之后,这些军功彪炳的大臣将会对朱标构成多大的威胁。
      功高盖主,傲慢无礼,结党营私……
      他不敢继续想下去,内心有些怅然。
      朱标向来仁厚,又心慈手软,对付不了这些大臣未必容易。
      朱元璋暗下决心,事情还得一件一件处理。
      这些大臣,以后一定要解决掉!
      他要把肃清干净的大明,交给朱标。
      不过,朱元璋觉得,刘伯温的提议似乎可行,但他还是想着,先问过杨云再做决定。
      他内心知道,这依然不是杨云想告诉他的对策。

第十七章 考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