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后……”三声喉音,一口痰卡在喉咙里吐不出,眼神里充满对尘世的留恋,来不及留下遗言,就撒手归了西。祥海以为李善仁临终时想说的不外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类的训言,情觉愧对父亲,不觉放声大哭,哭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亦是无济于事,李善仁早已直挺挺凉了。李夫人明白丈夫除了放不下两个儿子都没有子嗣出世,更是提示她要保护好后花园李家的“生计银”。李夫人悲恸不已,一边哭泣一边诉说:“说好了要一起走那黄泉路,过那奈何桥,喝那孟婆汤,如今你撇下妾身先走,留下我独自一个如何过活,妾身百年以后,黄泉路上暗无天日,叫妾身独自一个如何走得……。”哭得撕心裂肺让人感到凄凉。祥海触动心旌,心想要在母亲有生之年,一定要好好陪伴母亲,不再让她遭受孤独之痛。
按照广福的规矩,李善仁身边仅有祥海一子,祥海虽大有出息,但家族不能说兴旺,不是全福;年纪也不到八十岁,不算全寿;死于风寒,并不是无病无痛,也不能算是善终。所以李善仁并非全福全寿,不能算是喜丧,又是外乡人,虽为广福做了许多好事,但是灵柩也不能进入祠堂,故而丧事简办,只在厚德府厅堂设灵堂吊丧。一张三尺供桌,摆上香烛祭品,燃起长明香油灯,时时加油,不使熄灭,让死者黄泉路上走得踏实。桌边挂起简单白帘,白帘中间挂着死者照片,照片下有用白纸写得很大的奠字,两边挂着记叙死者一生的挽联,右边是沈老板的长联:
等闲暂别犹惊梦平生风义兼师友
此后何缘再晤言来世因缘结弟兄
左边张老先生的挽联,也是长长的两行:
慈萱西去三冬铭心隔世相望千行蜡泪
音容莫睹九曲回肠终天思亲总伤悲情
其他乡邻好友送来挽联不计其数,皆赞死者一生行善千古流芳。李善仁在生前乐做好事,库房里常备农作物种子,每当播种季节,只要肯上门讨要,李善仁总是来者不拒,无偿提供给村民来自姑苏的高产棉、早熟禾、矮脚菜等种子,村民十之八九得过他的恩惠,故此闻知李善人过世,前来吊丧的络绎不绝,念及死者种种好处,无不悲痛。桌子后面,一副寿材用白布盖着,周围摆满了绿叶鲜花。寿材是李善仁五十岁时就为自己做下的,广福民间有“师傅不做倒地木”之说,木匠不给死者做棺材,只给生者做寿材。这副楠木寿材,足足用去木材一千五百斤,前高后低前大后小,用两只实木长凳挑空搁起,后方横幅高悬,哀悼长者仙逝,甚是肃穆。又在家门口搭建灵棚,请来吹鼓手,吹起管乐敲起锣鼓,给亡灵开路,希冀死者转世。尽管自古今来从未有过死后复生的奇事,但活人的寄托和期望从未有过减少。
1喜庆竣工十字桥摆宴席 乐极而悲李善仁过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