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8.李善任逃难水上漂 李老爷试枪打铜炉[2/2页]

生计银 程介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渐渐地,大雾慢慢消散,但数丈之外仍白茫茫一片。鸟儿还在沉睡,只有船橹在浓湿的空气里“吱吱呀呀”地响着,船不紧不慢在水上行驶,仿佛置身于幻境,在梦中漫游。
      一个时辰后,船已在运河上驶出十里地。船舱内,李善仁抚摸着手中的枪,寂然默坐,刚刚发生的一切,像梦中一般。这把枪是他的宝贝,当年江南兵工厂仿造出第一批手枪,将十把枪镀了金,编上号,盛以盒匣,呈送李大人备核,这把枪就是其中之一。那时候,李大人刚刚出访归国,因额头上吃了日本浪人一枪,在总布胡同府上休养,心中愤愤难平。见此枪精美绝伦,丝毫不比洋货差,心中出了一口恶气,不但装备给北洋水师,还给每一位于兵工厂有功人士颁发持枪证书,以资表彰。同治四年,那时李善仁才五岁,记得父亲用马车驮了一瓦坛李家生计银,不远千里去到上海,入股兵工厂。父亲说老佛爷允办兵工、兴建北洋水师“以绝洋人觊觎”,是一件于国于民的大好事,然因资金匮乏而搁置,多亏李大人振臂一呼,称朝廷有难,地方乡绅应积极为国解忧。地方乡绅果然群起响应,纷纷出资助办,这才解了兵工厂初期急需资金支持的燃眉之急。其后三十余年,兵工厂陆续造出火枪、火炮、毛瑟枪。到了庚子年,终于造出第一批自动手枪。那一日,受父亲所托,李善仁从上海取来这把手枪,叫老鲁搬出落地花架,置于后院靠墙处,请父亲退至十丈开外,小心翼翼地把手枪交到父亲手上。
      这是一把镀了金的勃朗宁八英寸手枪,在阳光下金光闪闪。
      “这是新式火铳么?这么小可打多远?”父亲有点失望。李善仁笑道:“这哪里是火铳,这是欧洲人的手枪。有上下两管,一枪打完一枪自动待发,从这里打到院外河边没有问题。”李善仁指向院墙窗格外百米开外的小河,胸有成竹地说。然后吩咐家丁取来一只铜手壶,置于花架之上,要父亲亲自试枪。
      李善人指点父亲将枪弹上膛,瞄准铜手壶扣动扳机,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铜壶“咣当”弹到墙上,白灰糊的墙壁竟然撞出一个黑黝黝的瘪塘来。再看铜手壶已四分五裂,竟成了开花铜石榴。父亲被震得手臂发麻,两耳几乎失聪,不断惊呼,这撸子太厉害了,又不用上火药,这下洋人不敢再欺侮国人了!李善仁告诉父亲,非但不用上火药,还可以自动连发,父亲可以再打。父亲马上说,不打了,太硌手了,快快收起!这种杀人武器还是不要用到才好。李善仁小心翼翼接过手枪,擦拭干净,吹了吹,重新装入盒中。

8.李善任逃难水上漂 李老爷试枪打铜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