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6章 还是杀的不够多[2/2页]

大明憨婿 七月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徐荣兵费尽心机改良火器,就是为了帮助大明朝巩固边防的。
      谁曾想,那些改良的火器压根就送不到真正需要它们的守军的手中。
      到头来还是被贪官污吏用尽手段置换成了白花花的银子。
      尼玛!
      周显顿时脸色漆黑,气不打一处来。
      自己要是不亲征的话,这种事情还不知道。
      一亲征,到了前线直接体验一下。
      发现方方面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中饱私囊,欺上瞒下。
      那大同总督王继谟跟总兵姜镶是活腻歪了吧?!
      “你们发现大炮有问题,跟上面反应了吗?”
      “末将第一时间就给王将军反馈了弊端。”
      “王将军告诉末将,说是路途太远,路上耗损致坏,因此就将那批大炮全部抛到后山荒野了。”
      “走,去后山。”
      周显裹挟着一腔怒意,带着众人来到后山。
      三十门炮,还真就横七竖八的陈列在杂草之中。
      但是……
      但是TM的那根本不是大炮!
      而是用废弃铁皮包裹石墩构造的石管大炮。
      是宋朝那个时期才出现的老古董。
      即便是大明的太祖皇帝朱元璋时期的大炮也比这玩意先进。
      按照之前徐荣兵汇报上来的制炮清单。
      一门在红衣大炮上改良后的大炮,基础造价是三千二百两银子。
      而眼前仍在荒野之中的这类古典石炮的造价不到五百两。
      一门炮就被挖了两千七百两的差价。
      十门是两万七千两。
      三十门,八万一千两白银!
      现在周显已经大致确定,王继谟的那个侄子王文越确定是中饱私囊了。
      随即一个更加可怕的念头闪入脑海。
      要知道,这是军器。
      民间是不可能随便买卖的,而且大明有极为严格的律法,谁敢购买火炮?
      直接夷灭三族。
      那王文越想要将火炮变现,就只能找同等的军方作为卖家了。
      历来大明的九边都各不服气,彼此看不顺眼。
      卖给其他边镇?
      搞不好得不到钱,还会被其他边镇的总督跟总兵们倒打一耙。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傻子才会做。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高精端的改良火炮最后花落谁家了?
      恐怕无外乎两个渠道。
      卖给哈齐尔,或者直接走私运到建奴境内。
      但是大同边镇给皇太极镇守的沈阳城相去甚远。
      即便要运输,也是费时费力的差事。
      路上的成本就不知道多少。
      再者,即便皇太极有意入手大明朝的新版火炮,也会从辽东军镇或者从宣府军镇入手。
      再不济他也会走个海陆。
      将大炮运在船上,也比较省事。
      压根不可能舍近求远,照着大同边镇发力。
      因此排除掉不可能之后,只剩下一种真相。
      王文越将那三十门高精端的改良大炮高价卖到哈齐尔手中了。
      也就是说。
      哈齐尔有了攻城破寨的硬实力。
      这样一来,所有事情就解释的通了。

第126章 还是杀的不够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