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很快,朱元璋和朱标便出现在了工部门口。
      眼见天子到来,工部尚书薛祥连忙率众出来迎接。
      朱元璋只是随意的摆了摆手,朝人群中的胡长安道:“胡爱卿,你出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你手下的工匠一天只上半天班,你真当我定下来的规矩是一纸空谈?”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齐刷刷的朝胡长安望去。
      有同情的。
      毕竟胡长安虽然年龄小资历不足,但是在工部的这段时间不仅谦虚,还出手大方,很是得到了一众同僚的赞赏。
      眼看胡长安被陛下严厉的质问,所有与胡长安私交良好的官员,都对胡长安万分同情。
      当然,也有幸灾乐祸的。
      告状的韩铎就是。
      韩铎望着站在人群前被质问的胡长安,低下头笑的很畅快。
      呵,让胡长安抢他的位置,现在终于轮到胡长安自己倒霉了吧。
      他一定要让这工部侍郎的位置,物归原主!
      同时,也有担忧的。
      工部尚书薛祥偷瞄了下陛下,再瞄了一眼胡长安,不禁满面担忧。
      没想到胡长安这小子,终究还是惹出祸患来了!
      薛祥虽然对胡长安的智慧很看好,但是仍不太赞同胡长安过于激进的政策。
      变革是好事,但是还需徐徐图之。
      眼下倒好,步子迈得太大,扯到蛋了吧。
      也不知等待着胡长安的,究竟是何等命运。
      想到这,薛祥不禁迈步出列,朝朱元璋沉声道:“陛下,胡长安此举,也是......”
      然而薛祥的话还没说完,却被朱元璋不耐烦的打断了:“薛爱卿,我要听胡长安的解释,而不是你来帮他解释。”
      薛祥听罢,也只得讷讷的退到一边。
      场中的气氛,颇为冷凝。
      然而胡长安却只是笑了笑道:“陛下,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
      “虽然我只让工部的工匠们上半天班,但是他们那没上工的半天都是在新开的私塾中学习。”
      “学习?学习什么,难道是要让这些工匠们去科考么?”朱元璋不屑的笑了。
      在古代识字率极低。
      这不仅是因为古代生产率低,同时也是因为对普通人而言,读书没啥用。
      对普通人而言,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参加科考。
      既然不参加科考,那学会读书识字还有什么用?
      不仅没用,还要浪费掉大把的时间。
      一听这话,朱元璋彻底被逗笑了。
      就连太子朱标,也是不禁有些失笑。
      看来这胡长安还是太年轻了,这种天马行空的事情也能干得出来。
      这简直就跟把老黄牛赶去河里学游泳一样可笑。
      一帮平时就对胡长安羡慕嫉妒恨的工部官员,也是跟着朱元璋哈哈大笑。
      其中,韩铎的笑声最为响亮。

第124章 争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