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〇九章 夔牛岛[1/2页]

诡道:东方鱼白 关山正飞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风雪经运转。
      以小船为中心,三尺方圆的海面上,清风徐起,水波不兴。
      东方鱼白中产生的黑火苗、水滴、绿色烟丝,持续灌注进风澜的身体里。
      风雪、神目、山河三大法诀,诡秘融合。
      风澜经脉中的灵力,
      如小溪涨水,徐徐上涨,
      慢慢翻滚,奔腾拓展,
      小溪向大河进化;
      穴「位中的灵力,
      如泉眼汩汩泛起,
      偶尔发出噼啪的炸响声。
      此情形,快要到达神意境高阶,却又有些似是而非的迹象。
      这具少年风澜的肉身,异常渐显。
      譬如,灵力洗练筋骨,并未出现特异的除垢,
      眼下的灵力异常充沛,境界突破异常缓慢,
      要想通过肉身察觉他的修真实力,几无可能。
      「凡人境、圣境、天境、神境、仙境?」
      风澜的脑海浮出人族完整的修炼境界,
      自己仅处于凡人境的第三个境界——神意境。
      遥遥无期的强烈感触刺激着风澜的神经。
      现在,只要愿意,可以一直利用「东方鱼白」的能量修炼下去,提升道行。
      然而,稍加权衡,不难做出决断——细水长流。
      慢慢来,比较快。
      风澜终止修炼。
      此刻,风澜似乎能稍稍掌控一点点「东方鱼白」,为己所用。
      一片东方鱼白,露出深海天际。
      风澜站立船头,双手负后,遥望海平面上的东方鱼白。
      海天寥阔,岛屿雄伟。
      海水清澈,
      浅水的地方晶莹透亮,
      深水的地方折射出深沉美丽的玄蓝之光,
      目力所及的海面,犹如一块巨大美丽的蓝色宝石。
      朝霞喷薄而出,恍若蓝色宝石上迸射出金色光丝,铺满天与海。
      天际的海面,深海巨浪冲天而起,好像巍峨高山,
      忽又崩塌,一如海沸山裂。
      短短的时间,天与海的景象变幻,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能展露无疑。
      纵使可称之为移山填海的人族修士,与之相比,显得多么渺小。
      风澜收回心神,带着小船回洞府。
      站在镜子前,他才发现自己的脊柱仍有淡淡的绿意。
      回想昨夜情形,已然明白三法合一的真谛,应是在靠一小会儿镶树枝的船体。
      那截树枝,确实非同寻常。
      那具陨落在海边的、难以想象的巨大鱼骨架,
      唯有通过那棵通天巨树的根须树洞到达。
      「薛定谔的秘境?」
      风澜反复归纳总结。
      这个世界,同样只有到某些位置,才能进入某些秘境,
      与前世世界的湿地秘境,完全相同。
      那么,余烬深海,会不会有量的「某些位置」。
      「余烬之海,
      光阴之外,
      满月时分,
      阴阳逆乱,
      月井月满。」
      风澜重复念上数遍。
      「永远不能忘记我是大法师的血脉。
      我有无数未竟的事业,
      我有无数未解之谜团。」
      ***
      风澜洗漱吃喝后,前往青鱼集,
      今天务必要将炼丹的事落实。
      百草堂,被卓氏兄妹经营的
      蒸蒸日上。
      「终于闲了,过来坐坐?」
      卓一凡叮嘱两位同门要办的事情后,对风澜说。
      举手投足,已经很有些执事掌柜的风范。
      人在大历练后,深藏的潜能与气质总会在不经意间爆发。
      风澜心想:要是开门见山要炼丹丹方,好像不合适。
      掌天宗的丹方,管控极严,
      核心丹方,皆由天影峰保管。
      卓一凡兄妹用的是祖传部分,与择天峰传下来的部分。
      他二人要更进一步,须得掌门人审核批准,从丹堂获取丹方。
      「买点丹药。」风澜迅速放弃炼丹的选择,「小马驹一直蔫蔫的,只能尽点人事,剩下的听天命。」
      「你好像从来不提那对小鸟?」
      「不知道去那儿找,可能已经没了。」
      「这不是你的性格。」
      「它俩还不值得让我玩命。
      如果还有缘份,它们会带着六翼飞蛇回来。」
      风澜微微一笑,拿着五瓶丹药走出百草堂。
      「需要想第二条路。路啊,路啊,你在那里。」
      他正盘算着,休息已有十一天,该去海岛历练。
      「老七。」王凤年神秘兮兮地唤住风澜,「有状况,先去金虹殿。」
      「六师兄,什么事?」
      风澜一脸莫名地问。
      他断定是那七人消失的事,
      不动声色的观察王凤年的神态举动。
      王凤年年纪虽小,早风澜五年入门,脸上笑嘻嘻的,一身老油条的气质。
      他好像能读懂风澜的神态。
      这种真正出身于大户人家的人,待人接物方面的见识,绝非风澜可比。
      金虹殿前已有三十余人,议论纷纷。
      鲍平安双手负后,有说有笑的凑热闹。
      「于师兄,历来自律、守时。
      今天掌匙,怎么不见人。」
      一人一句,各种猜测。第一〇九章 夔牛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