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三章 先读“三世书”的好处[2/2页]

全民中医 方千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个傻孩子,给陈略提供了平台。
      “我说大神厉害吧?”
      林浩轩回头对罗鸿飞说道:“看看,大神分析的多么专业。”
      罗鸿飞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这一次陈略的表现其实还要比在课堂上更为惊艳。
      当时毕竟只是望诊入门,这一次陈略是对病症的分析,两者不是一个层面。
      “好,其他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戴阳询问宋元凯几人。
      宋元凯几个人都没人吭声,陈略把该说的都说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先回答的是有风险,错了后面人可以吸取教训,可答对了,后面人却没太多机会,最多查漏补缺。
      先后都有利弊。
      毕竟是社团交流,也不需要太过正规,大家的目的还是一起进步。
      “陈略回答的确实很好,几乎没有什么遗漏。”
      戴阳总结了一下:“这一个病例,陈略算是满分,大家没意见吧?”
      裁判们自然没意见,边上还有观众,观众里面也有高年级学生。
      “好,那就继续。”
      有同学上前把第二个病例发给陈略等人,黑板上也换了新的病例。
      陈略接过病例,这一个病例是出汗,患者身体健壮,但是就是爱出汗,吃饭,不论春夏秋冬还是晚上,出汗相当严重。
      “这一个病案大家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分析,只需要辨证说出治法就可以。”
      戴阳道:“毕竟都是大一大二的学弟,药理方面还有所欠缺,不需要准确开方,当然能有方子更好。”
      “药理欠缺?”
      边上围观的同学有人都无语了:“就陈略等人仅仅只是药理欠缺吗,刚入学,也就上了半个月课,各方面都欠缺好吗?”
      这会儿围观的同学对陈略等人的一些情况也有所了解了,互相打听询问。
      吕云海和宋元凯等好几位都是有基础的,家里有长辈本来就是医生,接触早。
      也就陈略是白板,可反而陈略表现最好。
      刚才第一个病例,陈略确实表现最优秀。
      就在同学们交流的时候,吴灿阳走进了病例社的教室。
      这会儿所有人基本上都关注着陈略等人,没有人注意到进来的吴灿阳,吴灿阳就站在最后,也不吭声,同样看着陈略等人。
      “这个谁要先说?”
      戴阳问。
      宋元凯等人依旧默契的没有人开口,继续等着陈略。
      这个病案比起刚才那个已经有难度了。
      “还是陈略先说?”
      戴阳倒是没有意外,毕竟都是大一大二的新生,心里没谱是正常的。
      至于宋元凯和吕云海等人,或许是不想先说吧。
      “那我就说说。”
      陈略沉吟了一下道。
      这个病案陈略之前确实没有接触过,也真的有难度。
      不过陈略刚才也细细的分析了,孙婉清说的对,他要有独立面对一些难题的习惯。
      看病和做题还不一样,哪怕是陈略,其实也是谨慎的,纸上谈兵行,遇到患者,肯定会想,万一吃坏了怎么办?
      可现在本就是纸上谈兵,陈略也就不怕说错。
      “出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要先判断出汗是正常出汗还是异常出汗。”
      陈略道:“患者常年出汗,无论季节,已经属于病态,那么就要分析出汗的病因,正常来说导致出汗的病因很多,但是从总的来说,大都是阴阳失衡。”
      “《素问·阴阳别论》里面有记载,阳加于阴,谓之汗......”
      在面对这个病例的时候,陈略总算是体会到孙婉清让他先读“三世书”的好处了。
      《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陈略是看的最早的。
      中医的诞生的很早,但是后世的医理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易》、《黄帝内经》以及《神农本草》的基础上的。
      就像是《论语》在儒家的地位一样。
      三世书就像是中医的总纲,先读这几本书,在很多时候大方向上就能把握清楚,之后的一些医书其实更像是对《黄帝内经》等几本书的补充和解析。
      中医看病,先辩阴阳、虚实、寒热......这算是大类,而“三世书”正是能让中医人辨明阴阳、虚实、寒热的。
      “再结合患者的其他症状,出汗却不渴,小便少,应该考虑表虚失固......”
      这一次没有孙婉清帮忙,陈略也只能从大方向上分析,说出自己的认知。

第五十三章 先读“三世书”的好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