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常言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人是猛将,马是良驹,可惜人不如马,想法总是飘忽不定,难当大用!”刘辩在接到曹操的请罪奏表之后,如此对荀攸感慨道。
      什么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这话荀攸根本听都没有听说过。
      “他在千军万马的围堵下身负重伤跑掉了,朕并不奇怪。他要是跑不掉,朕反而会有些意外。”刘辩说道。
      这毕竟是演义中前期的第一猛将,而他本身的实际武力,确实有过人之处。
      要是他就这么被曹纯给千军坑杀了,那他……其实死的也挺光荣的。
      这不是荀攸第一次听到皇帝如此推崇吕布了。
      他有时候想来就挺不解的。
      吕布不过是丁原帐下主簿,可没有听说过他有什么惊人的事迹。
      “扶沟令可有上表?”刘辩问道。
      荀攸摇头,“回陛下,不曾。”
      “传旨 ,以通敌之罪处斩。”刘辩寒声道,“他倒是好客的很,什么人来了,都能礼遇有加。朕尚在此处,他竟然就让吕布兵不血刃的占据了扶沟。这种混吃等死的废物,还留着做什么,杀了。”
      “唯!”荀攸应道,“曹将军在奏表中也是如此说的。朝廷上下皆在厉兵秣马, 扶沟令此举,乃是不正之表率,理应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刘辩颔首,问道:“曹操在表奏中可有举荐人选?”
      “陛下当真是神机妙算,曹将军还真的提及了,他举荐沛国人史涣为扶沟令。”荀攸回答道,“曹将军在表奏中称,史涣有任侠之风,行事公正,奉公守法,不过是他曾经的门客。若陛下不介怀此事,此人可为扶沟令。”
      刘辩轻笑了一声 ,“他倒是实诚的很。”
      史涣虽然在演义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名气,但绝对是整个三国完全不能忽视的一人。
      曹操除了他的那些宗族兄弟之外 ,有两个绝对的心腹。
      其中一人便是史涣。
      史涣是第一个出任中领军的将领。
      中领军这个官职,听起来好像不是多么威风。
      可他统帅亲兵卫士和禁军,与中护军,共典禁卫之事。
      而第一任中护军,正是曹操的另一个心腹韩浩。
      这二人的地位和权利,等同于张雄与英林。
      刘辩在稍加犹豫之后,答应了此事。
      “曹孟德难得一次上奏举荐官吏,这个面子朕应该给他。”刘辩说道。
      这话让荀攸瞬间就抓住了话语中的把柄,劝道:“陛下,您是九五之尊,不应该顾忌他人的颜面。”
      刘辩扫了一眼荀攸,没好气的说道:“我要是始皇嬴政,朕谁的面子都不给。”
      荀攸:……
      这话说的,荀攸都替皇帝感到心酸。
      “令曹操处置好扶沟诸事后,即刻拔军向东,配合荀???偌帽笨ね吞镏钍隆!绷醣绶愿赖溃?凹帽笨け槐?耪厶诘穆以阍愕模?粑薮缶?逯????厶诘胶锬曷碓驴峙露疾灰欢?芪认吕础!
      在此事上,荀攸却有不同的见解,他劝道:“陛下,如今战事未定,济北郡的屯田之事,是否可以稍微缓一缓,缓步进行,不必操之过急。”
      “臣虽然难以确定,但通过打探,大致上可以确定日前偷袭单父,被张济将军带回首级之人,应该是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韬,而济北相鲍信到现在依旧还是不知去向。”
      “最近的数场战事中,关东诸侯隐隐有联合之势。袁绍与公孙瓒已是沆瀣一气,现在唯一夹在中间的,便是青州黄巾军黑山贼张燕。鲍信算得上是袁绍最忠实的拥趸之一,既然他派遣亲兄弟偷袭单父,那臣就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他恐怕是去游说黄巾军了。”
      刘辩听的很仔细,疑惑问答:“你为何不觉得他是襄助袁绍攻打冀州了呢?”
      “臣也这样想过,可臣若是袁绍,必会留下几路兵马抵御朝廷的进攻,为他攻取冀州争取一些时间。”荀攸说道。
      刘辩被说服了,说道:“鲍信与王匡觉得以他们自己的实力难以抵御朝廷兵马,所以就想到了搬援兵?”
      “回陛下,正是如此。”荀攸颔首,“毕竟张邈与刘岱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他们不可能视若无睹的装作不知道,继续假装强横,与朝廷对抗。”
      刘辩咂摸片刻,说道:“那就依你之言,济北郡屯田之事缓步进行,等战局平稳之后,再做考量。”
      “唯!”荀攸应道,“也有可能是臣多虑了。但青州黄巾军贼势浩大,动辄便能出动数万大军,他们一旦下山就如同成群的蝗虫一般,所有的一切就都没了。”
      “朝廷动用无数的人力物力,大力屯田,若是被他们针对,一切必会毁于一旦。”
      “确实是朕心急了,考虑不周。”刘辩连连颔首说道,“这有些事情,确实是不能过于心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是吧。”
      荀攸轻笑着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有时候,皇帝平易近人的态度,总是会让他不由自主的忽略了皇帝的身份。
      这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每每后知后觉,总能让他不小心间惊出一身冷汗。
      “没必要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刘辩抬手,又问道:“蔡文姬走了没有了?”
      提起此事,荀攸真的是一个脑袋三个大。
  &nb

第120章 夏至取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