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4章 轮也轮到我拿麻袋捡钱了(二合一)[1/2页]

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凌烟阁阁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代变化真的太快了!”
      “现在一部电视剧的影响力,居然比电影还要大!”
      唐宇传媒大楼里,骆建洲和制片人戴书坤敲定《星月大冲撞》最后的宣传攻势后,很有些恼火地说道。
      “是啊,好的电视剧火起来,真的一点也不比电影差。”制片人先生苦笑道。
      暑期档即将开打,各大片厂都投下了庞大的资源发动最后的营销攻势——主要是在电视上,用集合了片子里最刺激画面和对白的预告片,对全国观众进行大轰炸。
      谁能想得到,在这种关头,观众的目光却被一部横空出世的《射雕英雄传》给抢走了!
      他们热议里面鲜活的角色,讨论里面精彩的情节,期待后面的剧情……直接让花了大价钱打电视广告,想要吸引观众一切注意力的片厂们干瞪眼。
      明明大家不在同一赛道上,偏偏像是被人挤出了赛道,这简直了!
      虽然,电影和电视剧是视觉艺术作品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但一般来说,电影在影响力、传播力方面,是要比电视剧大很多的。
      除非电视剧能做到像《射雕英雄传》这种级别——
      “以历史入武侠,又以武侠铸史,这是何等的眼界,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格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还得是唐一公拍的武侠剧,才有这种令人着迷的武侠气韵!”
      制片人先生忍不住对这部剧赞叹道。
      骆建洲也点点头:“还有立住了一个个让人着迷的角色,我最喜欢天真无邪中带有三分调皮的蓉儿。”
      “唐一公是真的会选演员,扮演蓉儿的演员,一颦一笑,一嗔一怒,所有的情绪都能够通过她的明眸流转,传神地送达出来,颇有我沈师妹的几分风采了。”
      制片人先生点头赞同。
      然后,两人都是一愣。
      他们对视一眼,目光里都是——原来你也在追这部剧啊!
      这就有点尴尬了。
      虽然说起来也不奇怪。
      他们虽然称不上骨灰级的武侠迷,但从小被武侠文化熏陶着长大,都拥有相当的武侠情结,而《射雕》这样一部被誉为武侠文化新高峰的经典,俘虏了他们的心并不算意外。
      唯一的问题是,这是敦煌投拍的作品。
      制片人轻咳一声,表示他是冲着唐一公的招牌来的:“毕竟是从小看着他拍的武侠剧长大,想着这可能是他的谢幕之作,很难不支持一下。”
      骆建洲也耸了耸肩:“我也是从小看着他的武侠剧长大,虽然拍电视剧的导演水平一般不咋地,但对于唐一公导演,我只有钦佩。”
      “是啊,为了打造出经典,老爷子是用足了心思。”
      “谁说不是呢……”
      他们说的倒也没错。
      在圈子的鄙视链中,拍电影的看不起拍电视剧的,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般的电视剧,只追求剧情,对于演技、拍摄手法、剪辑等等都不做太高要求,完全没有电影那种尽力向艺术靠拢的追求。
      但这不包括经典电视剧。
      譬如《射雕》,其经典是全方位的——考究的服装道具、恢弘的历史场景、复杂的人物图谱和精彩的表演……
      这些都离不开唐一公的倾情投入。
      就拿取景来说,从西北的大漠草原,到东部的桃花岛,剧组辗转数千公里拍摄,只为忠实还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和大气恢弘的江湖图景。
      据说,这部剧本来的预算是五千万,但是在唐一公苛刻的要求下,超支了一千多万。
      而六千多万的投资中,日常的开销加上演员的片酬什么的,还不到一千万,其他的资金都用到作品上。
      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尽管投资大,但资金是真正用到了刀刃上。
      而虽然花了大钱,也很值得了——因为回报更加惊人!
      制片人和骆建洲都不是一般的观众,除了追剧,他们还本能地关注这部剧的效益。
      只能说,“好的电视剧火起来,赚钱也一点不比爆款电影差!”
      热播电视剧的收益率一般都在100%以上,而这部《射雕》的收益率,你尽管最大胆地去预估——
      据说,华夏电视台想买断这部电视剧的国内电视播放版权,敦煌的开价,折合下来每集的版权费高达600万,仅此一项就可能带来3亿民元的收入。
      这还只是国内呢!
      这部剧在国内爆红后,N多海外电视台想要求购它的播放版权,最后折合下来,每集的版权费怕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而且,与大多数电视剧的收益都集中在首播不同,《射雕》明显是一部有源源不断“长尾效应”的经典之作。
      这都不用猜,而是有参考的——唐一公上一部被誉为“开启武侠文化一个巅峰期”的作品,时至今日,仍拥有大量拥趸;版权方每年因为出售重播权都能获利数千万。
      更不用说,电视剧的影响力大到了可以被视为IP的程度,衍生品授权就更赚钱了,手办、文化衫、游戏改编权……一说都是眼泪——羡慕到眼睛发红而留下的泪。
      扳指一算,骆建洲的笑容逐渐隐去,只剩下羡慕之余的凝重和深思。
      “内容行业中,一切商业成功的根基,都还是要回归到内容本身啊!”
      制片人也感慨:“是的,我必须承认,王维内容创作的本事,超强!”
      这话一出,两人都陷入了沉默。
      ——虽然外人都将目光放在唐一公身上,但他们作为圈内人,怎么会不知道,《射雕》的创作主导权,其实还是在王维手里。
      最典型的证据是,唐一公为了继续完善“射雕江湖世界”,不得不推迟退休计划,继续和敦煌合作打造所谓“射雕三部曲”。
      如果是站在武侠迷的角度,这个消息自然让人欢欣鼓舞;但是如果站在敦煌对手的角度,这未免让人感到头皮发麻。
      骆建洲就悄悄皱眉:“老戴,我发现个问题。你不觉得这个家伙太变态了吗?从电影到电视剧,好像拍什么作品都能用麻袋装钱!”
      “……因为,他确实能拿出好作品。”制片人先生看着骆建洲,心底也很无奈。
  &

第174章 轮也轮到我拿麻袋捡钱了(二合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