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希望复制其在国内取得的进展和成功,甚至试图超越。
      “他们永远也不可能超越我们。”这是微博科技另一位创始人江雷的评价。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神态从容,面带微笑,就像是说今天中午吃什么一样平常。
      而这种平常背后,却隐含着一种强大的底气和信心!
      那不仅仅来自于企鹅通讯的用户注册数已经一骑绝尘地超过了3000万,而且目标是覆盖九成九的国内网民。
      之所以不说是百分百,完全是怕自己骄傲——这是企鹅通讯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底气。
      更多的信心来自于,在目前大多数互联网应用只能做到信息的发布、共享和交互的时候,微博科技已经开始做更深层的数据价值挖掘了。
      以企鹅通讯的弹窗为例——
      一个小小的弹窗,能有多大的力量?
      投放了《夏洛特烦恼》广告宣传的王传启也不知道。
      但后台数据在第二天给他的反馈是,该弹窗有效点击率为惊人的93%!
      所谓有效点击,就是用户点开了网页进行浏览。
      换成用户数,就是有两千多万的用户知道了春节档有《夏洛特烦恼》这样一部喜剧片上映。
      ——因为弹窗推荐的有效时间,是弹窗发出后用户必须在24小时内登陆,才能接收到,所以并不是说每个企鹅通讯的用户都会接收到弹窗推送。
      但两千多万的用户选择了有效点击,已经是个很大的战果了。
      这固然有弹窗刚开始应用的原因——只要是收到了弹窗的,看到那几个关键字,大家几乎都会下意识地点开看看。
      另外就是,敦煌在微博科技的后台数据分析辅助下,挑了一个在线登陆人数较多的时间段,进行弹窗推送。
      先不说这两千多万的用户中,有多少能转化为电影观众,《夏洛特烦恼》后续还有两次弹窗推荐机会——如果不是与微博科技达成了战略合作,以其当前对弹窗的慎重,想都别想。
      老王也终于明白了王维为什么谈到互联网,就喜欢谈“大数据”了——
      区区一个弹窗,都能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进而精细化运营,譬如某个弹窗什么时候弹,弹给哪些人……
      而网民只要在互联网上“活动”,都会留下相应的数据痕迹,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为大数据技术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
      同时意味着,在互联网时代,个人在互联网巨头面前,将是赤身裸体的“透明人”!
      ——这是王维曾经随口说的一句话,老王当时觉得危言耸听,现在只觉得,这真是太形象不过了。
      好吧,好歹是得益者,还是往好的方面多想想吧。
      老王初窥大数据的狰狞后,仿佛看到了敦煌日后轻而易举的通过大数据分析,知道什么作品最受欢迎,然后就制作什么作品的曙光。
      呃,在“曙光”到来之前,还是先靠王维的眼光吧。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桌上摆着的四个剧本,都是出自王维之手。
      “所以说,这厮究竟攒了多少剧本?”老王默默思考着这个严肃的问题。
      ……
      (本章完)

第121章 初露狰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