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虽然孙元化一说完这话,他马上就理解到了自己话语之中的不对劲。
      怎么能说陛下不行?
      陛下永远都行。
      “陛下,臣一时口误,请皇上恕罪,只是这后装火炮确实是不稳妥。”
      “后装火炮的气密性,有很大的问题,恐怕如果装备了这种火炮,那打炮就打不远。”
      “到时候我们跟建奴的骑兵作战,就没有了任何的优势。”
      “这样一来岂不是白费力气,又浪费了大量的银两。”
      朱由校当然没有相信他。
      因为朱由校十分清楚,后装炮才是火炮的未来,前装炮的射速太慢了。
      “你先往后看一下,朕这个后装炮具体是怎么样的再说。”
      孙元化细细看了一下,发现确实有点不太一样的地方。
      朱由校所提出的火炮,确实跟他所见过的全部火炮都不太一样。
      但是孙元化想法是根深蒂固的。
      竖子懂个屁的火炮。
      当然这个话他没敢说出口,说出口那就不是掉脑袋的事情了,那起码也是一家人齐齐整整。
      不过,他发现朱由校所提出的火炮的炮闩,倒是神奇的很。
      孙元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炮栓。
      “莫非陛下之所以要微臣打造这种后装炮的精妙之处,就在这个炮闩?”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就是这个炮闩。”
      “只要你能把这玩意制造出来,那么火炮的气密性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没错,朱由校的后装炮,采用的炮栓用的就是横楔式炮闩。
      清朝末年的骑兵,到底是怎么被英军士兵干翻的?
      那很大程度上说,就得感谢一种叫做阿姆斯特朗炮的大炮。
      该种阿姆斯特朗炮原产于英国,是一种后装线膛炮。
      在他出现之前,几乎都是前膛炮的天下。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阿姆斯特朗设计了一门试验性质的3磅后装线膛炮。
      此项设计在范围和精度两方面都很成功,并于1858年被英国政府采用。
      所以说,阿姆斯特朗炮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后装线膛炮。
      它就具有一个前膛炮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它可以快速地从后部装填。
      只因为这种火炮采用一个立楔式炮闩“阿姆斯特朗螺丝”。
      并且,该种阿姆斯特朗炮装填炮弹更为简便迅速。
      并且该种火炮炮膛内壁刻有螺旋膛线,发射的锥形炮弹可高速旋转,使得火炮具备更高的精确性,射程较滑膛炮更远。
      不过现在采用的都是圆形的实心炮弹。
      这一种圆形的铁炮弹,实通常采用跳弹杀伤敌人,就是利用“打水漂”的原理,让球形实心炮弹在平地上弹跳,高速横扫敌方的密集步兵纵列。
      别看听起来好像不厉害,但是这种炮弹经过之处,那就是一条用血肉铸成的通道,仍然是十分残忍异常的。
      现在的红夷大炮,一般就采用这种方式来杀伤敌人。
      到时候朱由校还得先把圆柱形的炮弹搞出来再说。
      不过那玩意不好搞,还涉及到底火之类的东西。
      但是其

第二十章 新型大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