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8章 汉奸吴三桂[2/2页]

我在武侠跑龙套 昨日即过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郭靖、霍青桐这样的天才,那就不值一提了。
      袁承志觉得说得颇有道理,只是他坚决要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他不肯到宋国发展,一定要在清国的地方举兵起事。
      于是,袁承志又追问下去:“那我应该怎么做呢?我可以聚集的底班并不多,还是在如今北境,到处唱着《我的华夏心》的情况。拿这些人去和清廷拼,只怕是不够。”
      陈程想了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送你两字箴言,游,击!”
      袁承志也学过一些兵法,天赋与他的武学天赋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但听这名字,略一琢磨,他还是能听懂的。
      他继续问:“如何操作呢?”
      陈程说:“再详细一点。那就是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袁承志听得更是高兴,又让陈程一阵详解。
      末了,他问:“陈兄觉得在哪里起事,最合适?”
      陈程想了一阵,在桌上一点,说:“自然是元清交界之处,最容易形成两不管的地方。同时又是山区,让清国很难进剿。若你非要我说我一个地方,那我就说,山西,吕梁。”
      ……
      就这么一路讨论着袁承志起兵的纲领,众人一路来到了云南。
      其实陈程之所以愿意,与他认为志大才疏的袁承志,如此倾囊相授。除了,他愿意团结一切抗鞑人士,建立抗鞑统一阵线。还在于,他对袁承志的印象还是过得去的,至少心是好心。
      当然,另外一点,就是用这个话题来宽温仪的心。温仪的心,大家都理解。任谁的女儿被人掳走,都会紧张万分。
      陈程不敢多聊夏青青的事。因为他对夏青青能否安然无恙,心里没底。
      诚然,何铁手是女人。但是夏青青也是女人。何铁手掳走她以后,难免不会发现她的真实身份,到时恼羞成怒以后杀人,也是有可能的。
      陈程私下与李文秀交流过这个顾虑,不敢在其他人面前提。似乎李文秀也没有想到这点,听了以后反而比温仪还提心吊胆起来。
      在云南地界,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李文秀充满疑惑。她指着面前几个人,问陈程:“陈程,你说这里为什么有清国人?”
      陈程与袁承志的脸色都变得很是难看。
      陈程解释说:“这是清国平西王,吴三桂治下的人。”
      李文秀更迷惑了:“我听闻云南是大理人的地盘啊。”
      陈程不得解释起这段“历史”来。这历史,是这个叠合时空独特的故事,不论是正史,还是单本金书,都不会有这么扯淡而又离奇的事情。
      吴三桂放了清军入关,灭掉了明国。明国后裔一路南逃。宋国对此是不予接待,不准驻留,不管死活的三不政策。
      明国后裔在宋国无法立足,一直逃到实力不济的大理,才凭借残兵,站稳脚跟。他们自然是扯旗对抗清国,大理的军力也不敢轻易招惹他们。
      中间隔着宋国,清国本来是没法打到云南去的。不过清国在各大汉奸的支招下,想出了一个古怪的点子。发文斥责宋国,然后要求借道宋国,讨伐云南朱家。
      宋国……当然是答应了。
      还是汉奸最懂赵家这群废物的心思。
      结果就是朱家被灭。吴三桂被封为云南的平西王。
      原本这些兵还想玩一出,假道伐虢的故事。不过这期间元宋之间爆发了第一次襄阳大战。郭靖的战场首秀。
      郭靖运用兵法、依仗地利,轻松击溃了三心二意的元军。从此元军暂缓了攻略宋国,而把目光转向了西方,和更西的西方。
      在宗主国元国的勒令下,以及襄阳大军的威胁下,清军不得不遵照协议,撤离了云南。
      从此就是,土皇帝吴三桂和大理皇帝段正明,共治云南。
      对此,宋国上下表示很欣慰。清国人真的很讲道理啊。说借道,就是借道,绝没有野心。自然是命令沿途百姓,箪食壶浆欢送清军。
      这人人恨之入骨的大汉奸吴三桂,就这样,在云南已经可以只手遮天了。

第338章 汉奸吴三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