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四章:死士,守城之备[2/2页]

女扮男装:我成了大明首辅 笺附三月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陆淇拨开她,继续收拾东西:“今晚子时,倭寇就会来攻打县城!
      嫂子你带着家资赶快离开城里,先跑到娘家去避一避,等这边事了再回来吧!”
      陈银儿摇了摇头:
      “可是咱们的船早就卖掉了。
      刚才我听隔壁邻居说,现在城中缺船,一艘小舢板都价值昂贵。
      没有船,必然跑不远,还是待在城里更安全些。”
      陆淇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是啊,没有船能去哪儿呢?
      “既然如此,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如有万一……这些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只要你平安无事,我就心满意足了。”陆淇郑重地看着她。
      陈银儿听完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坚毅的笑容。
      看来她也逐渐成长起来了啊。
      虽说陈银儿是嫂子,她的年纪却比陆淇小一岁,陆淇心中一直拿她当做妹妹看待。
      “淇儿,保重!”
      ……
      王主簿已经派人向两个卫所发去求援的信件,一时尚无回复,颇为着急。
      而在衙门、街道、城楼,城内各处都在紧张筹备,别说兵丁卒役,就连身体强壮的百姓都被发动了起来。
      家家户户烧火熬油,并在城墙下垒起大锅大灶,一来可以为守城之人熬煮食物,二来又可以快速烧了热油泼下去,是古代守城常用道具。
      石头、滚木、拒马、铁蒺藜,还有专门用来防井阑车的投石弩床。守城小校也算读过兵书,近乎死板地把这些仓库里压底的工具翻出来,一件件摆好。
      “倭寇要是有井阑车,也不至于派人来骗城门了……”陆淇小声吐槽。
      那小校顶盔戴甲,年纪约摸五十好几,正在指挥几个小卒。此时瞥了眼陆淇,训斥手下道:
      “哼!现在倭寇将至大敌当前,正是我等武人用命之时,你们可得尽心尽力,做到令行禁止,才能报答朝廷的恩德。
      可别像些个文人才子,自负肚子里有几首酸诗,没读过兵书,还敢对战事指手画脚的。”
      陆淇听出来这话是在骂她,但此时外敌当前,若起了冲突反而耽误守城之事,于是只装作没听见。
      城中常年没有动用的武备库也被打开,一件件拿布帛包裹着的沉重家伙从里头扛出来。
      长长的铁棍,前面像金箍棒一样凸起,是单兵手持的火铳,填入铅弹引燃即可发射,射击距离有有两百步。
      还有细长的鸟铳,也就是火绳枪,前方有三个发射孔的三眼铳,各有十几支铅弹铁弹两三百颗。
      最后,从仓库底部拖出来的大玩意儿把陆淇都惊了一下,一个通体钢制,布满锈迹的喇叭状大桶,足有一丈长,双手都抱不住。
      把它横过来放在木架子上便能看出真身,这是一尊大炮!
      “你们哪里知道。”小校和手下们眉飞色舞地炫耀:“这可是当初从宝船上拆下来的大炮,当时的县太爷偷偷留下来的。
      瞧瞧!这么多年过去了,照样完好如初!”
      四周响起一片惊叹声。
      陆淇微微挑起眉毛。
      宝船?郑和下西洋的宝船?
      还记得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是在宣德八年,而现在已经是弘治十七年,这中间差了七十多年不止。
      加上郑和七下西洋历时二十八年,如果这口大炮是在宝船建造之初就被放上去的话,已经将近百岁高龄了!
      难道要依靠这么一件文物守城?
      “这门大炮可见过咱们太宗皇帝的神威天姿!”小校补充道。
      太宗皇帝朱棣!永乐盛世!
      那是大明朝前期最辉煌的篇章,玉宇澄清四海咸服,在场的士卒们都不由得开始憧憬起往日,看着锈迹斑斑的大炮,像是太宗皇帝就站在身边了一样。

第十四章:死士,守城之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