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曲战歌[1/2页]

抄家流放?王妃她富可敌国 岁岁安澜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宁桀是探花,其他三位是进士。
      天堑关一共五位贡生,脱颖而出四个。
      虽有一名稍有遗憾,但也足够骄傲了。
      对于往来恭贺的众权贵,宁国公依旧持重,对外说得最多的就是,宁桀是受苏笙笙点拨,学会记忆宫殿才能有如今成就。
      他们去拜访的三大进士家人,也是如此说的,可见事实为真。
      这让所有人不禁对这个玄冥王妃教的什么照相机记忆,起了莫大兴趣。
      还没等那些进士返家,便纷纷把儿女送进苏笙笙开的学堂。
      这一次,连那么多大臣都对北戎束手无策,只因二圣在北戎手中,不免投鼠忌器。
      可却未料,王妃人还在千里之外,事就给摆平了。
      这怎能让他们不惊震。
      无论如何,自家儿子是个不成器的,教的再坏,还能比那小霸王宁桀还坏了去?
      反正不管怎么说,总得先上了船再说。
      而且,他们也看出如今的形势来了。
      整个南陵,都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若他们不跟上这股浪潮,可就被拉下了。
      是以,苏家的两处学堂,还有悦笔书屋,书坊,都聚满了给孩子报名的家长。
      宁国公此刻帮她打出这张牌,苏笙笙如何不知他的心意。
      祖父是帝师,却被皇帝发落在这。
      她一个女子,都能让天堑关出四人进榜,足以证明帝师之能。
      此番与北戎的较量,看似南陵占了上风,可苏家将来终是要拿金锭去换二圣的。
      这无疑增加了其中的难度……
      而皇帝此时让宁桀进宫……
      宁国公是在告知她,他们都会坚定地站在她身后,不会动摇。
      但未料,宁国公的一番好意,却引来了一场意外的绯色传闻。
      寄托无线电的无处不在,传遍南陵每个角落。
      说她苏笙笙在书坊与未婚夫季晏礼有违师生之礼,不清不楚不说,还未行退亲便与药商白家公子勾勾搭搭,后来才是玄冥王。
      总之,说她借男子上位,全是心机。
      红楼之事传言纷纷,与季家婚事不成,便藕断丝连地与白家公子暗中往来。
      之后苏家出事,半声不吭地就踢了白家,还是没过几日就退的亲事。
      哄的玄冥王拿出免死金牌,救下苏家后,便想让南陵百姓为她出这一百万金。
      说那北戎本就是被她招来,又何来救国之说?
      让世人莫要被她骗了,枉费民力。
      如此明目张胆的言论,不胫而走。
      一开始还是街头巷议,后来突然被柳州的季晏礼之母澄清之言,一下推上热潮。
      季母生怕为苏笙笙所累,让儿子大好仕途有污,竭力想证明他们早就退亲之事。
      为此,她还拿出苏家给他们的退亲信。
      可没想到,此举反而引发沸议。
      魏母嫌弃苏家经商自甘堕落,才毁亲的话也传扬开来,更有魏母自行退亲,毁诺之事。
      如今季晏礼是学用苏家帝师和帝师之女的才学,才勉强得了探花。
      现在天堑关出来的探花和三大进士,都说在苏家悦笔书屋听课大受裨益。
      怎么的季家只字未提,反而还落井下石,说玄冥王妃不退亲,就与外男勾搭?
      明明是不想娶犯官之女,却还不想落下毁亲名声。
      天下间,哪有这等好事。
      苏笙笙一得知此事,便传讯与季晏礼和宁桀四人,务必不要再出来为她仗义执言。
      这是有人冲着她来的。
      若他们跟着下水,就会更浑浊。
      苏家与季家行退亲之事,只有两家……算上谢玄是三家知道。
      她已查问过,苏念薇确实将此事传出。
     &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曲战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