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82章:纠结[2/2页]

回档之1995 泡沫里的咸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美丽河元!
      当下正如火如荼。
      另外,某人的书法,某人的学习成绩,乃至某人的文章作品,出于尽职考虑,下面人也都收集了一份,全都送到了领导案头。
      比起报纸上看着很像哗众取宠的‘一月发表9篇文章之类的标题,厚厚一摞杂志,满分试卷的照片传真,还有近期热卖的合集《数不清的流年》,再加上有实物佐证后的近期一系列报纸文章,全部堆在一起,再想想对方才16岁的年龄,这简直就是震撼了。
      我泱泱华夏,人才辈出呐!
      然后呢……
      领导昨天的想法是确认了某件事,如果不假,就派两个记者下去。
      现在的问题是,派遣记者容易,下去了,从什么角度来报道这件事?
      只说‘送戏下乡?
      这是领导最关注的,一举三得啊。
      可……
      送戏下乡这种事,还一举三得,那么,总得有个发起人吧?
      谁发起的?
      如果没有《青年日报》上的文章,其实谁都行,可以是那个小酒厂的老板,可以是戏剧团的团长,或者,也可以是地方政府从中牵线。
      然而,人家报纸上都报道了:《少年作家竟然还是广告策划》。
      日销19万份的一份报纸,白纸黑字啊,如果这边‘移花接木,太容易被戳穿,那就丢人了。
      或者……
      忽略发起人,就事论事。
      那样一来,根都没有了,怎么‘论?
      毕竟,说起‘论字,还有另外一个词呢,叫论功行赏。
      这也算是这片大地上千百年以来形成的一个传统,事情是你做的,做好了,就该有奖励。而另一个角度就是,一件事做得很好,那么,肯定得找一个有功的,夸一夸,奖一奖。
      现在的情况吧,一个16岁的小孩子,与一件挺正经的大事情,实在是不搭啊!
      领导纠结了一天,正想着干脆明天的集体会议上提一提,让大家一起拿主意,没想到,下午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挂了线,立刻就要喊秘书……
      张嘴才反应过来,喊什么喊,亲自把桌上一堆关于某个少年的资料整理一番,出门,奔向靠近城市中心的某个地方。
      送了东西,就是等待。
      这么又过了两天,终于得到回复,连忙召集下属。
      组织记者,下河元。
      角度?
      哪里需要角度?
      少年作家要报,送戏下乡也要报。
      咱这么大的媒体,难道还装不下同时两条新闻吗?
      另外一边。
      苏杭一行人9月25号的周一收到消息,暂时没理,周二到晋阳,周三到长安,周四,又飞往蓉城。
      三天的签售行程都可谓成功。
      然而,不说情绪难免低落的钟长林等人,哪怕苏杭自己,也有些遗憾。
      三天都没有消息,大概,也不会再有消息了。
      钟长林还既遗憾又后悔,因为之前的消息,已经确定的三天行程之外,他都没有再让人提前进行后续安排。
      现在,事情黄了,只能临时打算,计划在蓉城多待两天,额外安排一场签售,再休息一下,等下一站准备好再出发。
      计划刚重新做好,就收到了河元方面打来的电话。
      来了!
      蓉城的酒店房间内,苏杭放下话筒,一直凑着一双大耳朵倾听的钟长林明显几乎要跳起来,再次从少年这里确认了一下,立刻就大喊着让李晴赶紧去订票。
      飞机票。
      最快飞商都的飞机票。
      至于签售……还签个什么售?
      要飞了啊!

第082章:纠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