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二十二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2/2页]

泪湿红尘 醉风饮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够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在为国家出一份力,而我军也能得到更充足的后勤支持。”说着,他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在寒风中期待救助的百姓,语气也不自觉地加重,眼中闪烁着悲悯的光芒,那是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感。
      肃宗静静地聆听着,眼神中的审视逐渐被专注取代,不时微微点头,右手不自觉地轻轻抚摸着下巴,陷入沉思。
      待杜甫说完,肃宗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赞许之色,点头说道:“你所言句句在理,切中要害。朕便给你个机会,暂任左拾遗,协助处理军中事务。望你不负朕望,为平定叛乱殚精竭虑,出谋划策。”肃宗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将一部分希望寄托在了杜甫的身上。
      杜甫听闻,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感激,立刻再次跪地谢恩,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恩之情:“陛下放心,草民定当肝脑涂地,鞠躬尽瘁,不负陛下的知遇之恩与重托。”
      额头触地之际,眼中闪烁着熠熠光芒,那是对未来使命的担当与炽热决心。
      他深知,从这一刻起,自己正式踏上了为大唐复兴而拼搏奋进的道路,肩负起时代赋予他的使命与责任。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或许还有无数艰难险阻等待着他,但他毫不畏惧,决心倾尽所有,为国家和百姓奉献一切。
      此后的日子里,杜甫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协助处理军中事务之中。
      他每日天未亮便起身,在营帐中仔细研读各地传来的军事情报。
      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专注的面庞,案几上堆满了文书,墨香与烛烟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整个营帐。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受苦百姓的面容,激励着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眼睛因长时间的劳累而布满血丝,却依旧专注地盯着眼前的情报,仿佛要从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找到拯救国家的关键线索。
      他时而皱眉思索,时而提笔在纸上记录下重要信息,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只有这些情报和国家的命运。
      当晨曦初露,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时,他便穿梭于各个营帐之间,与将领们深入交流。
      他认真观察士兵们的训练,仔细留意他们的装备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训练场上,尘土飞扬,士兵们挥汗如雨,他们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训练场。
      杜甫穿梭其中,与士兵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困难与需求。
      他看到士兵们的衣衫破旧,许多地方都打着补丁,兵器也磨损严重,有些长枪的枪头已经卷刃,盾牌上布满了划痕,心中满是忧虑。
      他鼓励士兵们要坚定信念,告诉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大唐复兴的希望,同时暗暗记下这些问题,准备向上反映。
      他轻轻拍了拍一个年轻士兵的肩膀,那士兵的肩膀上补丁摞补丁,布料粗糙得有些扎手,士兵抬起头,眼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但在杜甫坚定的目光中,似乎又看到了一丝希望。
      然而,新官上任的杜甫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军中部分将领对他这个初来乍到的文人颇为轻视,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之辈。
      在一次军事会议上,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站起身,双手抱胸,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屑,直言道:“杜拾遗,你所言策略虽听起来头头是道,但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岂是你几句谋划就能应对的?”
      此言一出,营帐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杜甫身上,仿佛在等待着一场激烈的辩论。
      营帐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紧张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杜甫的回应,似乎这一瞬间,决定着杜甫在军中的地位和未来的走向。喜欢泪湿红尘请大家收藏:

第四百二十二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