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待)
      汴梁城。
      从早晨开始,金军又陆续开始了新一轮猛烈攻势,整个京都宛若巨浪中的小舟,飘飘荡荡,好似随时会被潮水淹没。
      皇城紫宸殿里,赵桓端坐朝堂,正在进行早朝。
      虽隔着外城很远,但那嘶吼拼杀声仍会隐隐传来。
      殿下伫立的文武大臣,脸上也多浮现出惊惧之色。
      赵桓注视着他们,心中无奈的摇摇头,开口道:
      “各京师主管臣僚,速速将各自负责区域情况简要说明一下。”
      “启禀陛下,外城防御力量目前已严重不足,据昨夜统计,可战之兵已仅有堪堪万人!”
      “陛下,这万人里精壮之卒也已不多,另外将士连续三月征战,早已困乏不堪,军心只怕,只怕处在崩溃的边缘。”
      “陛下,城内粮食短缺,物价飞涨,有部分百姓甚至聚众哄抢粮食,更有盗贼在趁机作乱。”
      “陛下,经探查得知,目前已有不少金国细作混入城中,不仅窃取军情,更伺机煽动百姓闹事。”
      “陛下...”
      听着一道道奏报,赵桓眉头渐渐紧锁。
      但他唯独看向那位主管抓捕奸细的臣僚问道:
      “你说城内有大量细作混入,可有抓捕到的?”
      “有!连日来已抓捕三十余人。”
      “现在何处?”
      “全部关押在开封府监牢。”臣僚奏道。
      “好!”赵桓厉声道:“现在即刻于闹市,将这三十余人问斩,另将其头颅悬挂于城门外!悬给那些金国人看!”
      他一下子想起了昨夜黄有德通报的金国人斩杀信使并悬挂头颅的事。
      “你斩我二十精卒,我便还你三十,日后,还会更多!”
      赵桓牙齿微咬,心想。
      “陛下,不可啊!”
      赵桓向殿下一望,却见是之前的宰相李邦彦。
      和历史上一样,李邦彦是个彻头彻尾的主和派,对最终北宋灭亡起到了直接作用。
      赵桓穿越过来后,立即将他贬官,只是京城被围,就要他暂时仍在朝中任职,可也从来没大想起过他。
      只见李邦彦颤巍着出班奏道:
      “陛下,此举大大不妥。若如此,只怕会更深一步激怒金国人,到时候,只怕会有全城被屠之祸啊!”
      他哭哭啼啼,声调极是惨然。
      “大胆李邦彦!”
      他话音刚落,就听旁边另一位大臣出班呵斥,正是李纲。
      只听李纲义正言辞道:
      “你以为你不激怒金国人,他们就会放过你了吗?他们就会退兵?”
      这话一出,朝堂上众人又是小声引论纷纷,有人认同,也有人反对不以为然。
      赵桓笑吟吟看向李邦彦:
      “李大人。
      依你之见,我们不去激怒金国人,那应该怎么办呢?”
      “矢志抱定求和啊!陛下!”
      李邦彦仿佛看到了希望,声泪俱下:
      “只要我们给出足够丰富的条件,那金国人一定不会再攻打我们,就像之前一样,他们就会退兵,他们一定会退兵的!”
      众人很是有些惊愕的看着他,因为他此时的声调与神态颇显怪异,就好似正处在崩溃的边缘一样。
      “哦?”
      赵桓笑着,“那付出任何代价也在所不惜吗?”
      “在所不惜!陛下。
      我们要为江山社稷和城内百姓考虑!”
      “大胆!”
      

第378章 搞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