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厦将倾[2/2页]

风起明末 罗小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现在陈望还处于明朝的体制之下,根本没有很好的办法来处理东南。
     就算是日后自立旗帜,处理东南问题也会随之引起一系列的政治的问题。
     但是万民军和张献忠却是不同。
     万民军和张献忠,只需要高高举起手中的屠刀。
     就像是唐时的黄巢一般。
     所有胆敢阻拦的势力,都会被万民的怒火碾的粉碎。
     “左良玉屯兵在武昌,张献忠没有办法进入湖广,如今时局对于我军有利。”
     “现在我们控制的区域全都趋于安稳,没有流寇进入,只需要大力发展,以备天时。”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是历史上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争锋之中,能够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也是陈望如今正在执行的方针。
     “朝廷那边……”
     陈功向着北面看了一眼,沉声问道。
     风沙又起,吹起旌旗万千。
     陈望双目微眯,淡然道
     “河南民变这四个字,已经足够应付朝廷了。”
     陈望偏头看了一眼北方,继续说道。
     “传密信给孙启运,明日午时近卫骑兵营会抵达临颍城下,让他提早带领大部撤离临颍,往汝州府去。”
     “在临颍城北,我要他先败一阵,后续陈德带领河南兵马进剿,他可以胜。”
     陈望话音落下,周围的一众汉中军将校皆是毫无波澜。
     河南的民变,从始至终都不过是自导自演罢了。
     孙启运是河南人,但是也是监察所所招募坐探。
     如今因为需要,在监察所的推波助澜之下顺势而为成为了起义军的首领。
     河南如今的民变更够发展的如此之快,完全都是因为陈望在后面的推手。
     一名巡检司的弓手,怎么会比李岩还要精明,怎么会懂那么多的东西,又怎么会在短短的时日之内便攻取县城,统合诸路兵马。
     河南民变,只是一个由头,一个脱离东南漩涡的由头。
     “李岩那边已经谈好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挑衅我的后果。”
     凤阳之战时,之所以真的全力而战。
     很大的程度上,是彰显武力作为威慑。
     事实证明,凤阳之战后,前来洽谈的宋献策态度和语气都极为缓和,姿态也放的极低。
     “东南是李岩唯一的去处。”
     “河南,万民军不会再折返了。”
     陈望牵引着座下有些不安的战马,继续说道。
     “而且这个李岩,他的胃口比我想象之中好像更大。”
     “李岩的目的,难道不是截断漕运和收取漕工作为兵源吗?”
     陈功很是疑惑,他不明白陈望为何这样去说。
     “如今截断漕运的目的倒是勉强达到,但是收取漕工作为兵源的目的恐怕要沦为泡影。”
     李青山在山东起义,盘踞梁山,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
     截断漕运虽然不是李岩做到的,但是也能勉强算达成了目的。
     毕竟李青山与王浚两部已经基本完成了合流,彼此之间打通了道路。
     李青山和王浚一样,遥遵李岩为盟主,领封将军之衔。
     李岩如今占据凤阳、宿州、徐州一线,以凤阳为据点,不再称为信王,而是自号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在其统治区中,由万民军提供耕牛,农具,鼓励耕种。
     同时万民军又募民垦田,那些豪强世家的田地都被万民军所没收,交给百姓耕种。
     头一年万民军不收取任何的田税,直到第二年才要交取税赋。
     军事上,如今李岩以战代训,整训军伍,再度精简兵马。
     据悉四十万兵马已经被李岩被裁汰了将近一半的数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被裁汰下去的军兵作为屯田兵,平时种田,战时充作辅兵。
     如今二十万军队,被李岩分为十营,每营有两万余人。
     除去中营由李岩直领之外,其余九营设制将军九员以掌控。
     九营制将军分别为:
     李际遇、袁时中、瓦罐子赵守平、一斗谷常见希。
     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
     至于王浚和李青山,也同样被封为制将军。
     “我说李岩胃口大,是因为他即将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陈望手执着马鞭,执着远处道。
     “前不久李际遇领兵攻陷滁州和六合的事情你还记得吧?”
     “自然记得。”
     陈功点了点头,滁州就在南京的西北处,而六合就在南京北面不到百里之处,实实在在威胁着南京,
     这样的大事,他自然不会忘记。
     “李际遇摆出进攻的架势,但是几次进攻都是假模假样,风声大雨点小。”
     “南京的塘报写了无数封,都掩盖不了这一事实。”
     “万民军的军事重心正在不断的北移。”
     “万民军九营兵马,有五营都在运河一线。”
     陈望加重了语气,凝声道。
     “而在山东,李青山已经和王浚合流,最近从监察所收到的消息,还有朝廷下发的邸报来看,两部都不断的向南运动。”
     “你是说……”
     陈功眉毛微挑,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不错。”
     陈望点了点头,他知道陈功已经想明白了关窍。
     “李岩的胃口确实很大。”
     “大到竟然想要一口将孙传庭所领的五镇兵马尽数吃掉……”
     一开始发现的时候,陈望也被李岩的战略部署所震惊到了。
     “李岩倒是挑了一个好时候。”
     “朝廷那边,很快也九没有精力来管辖南国了。”
     “辽东的战场,马上就要决出胜负了……”
     陈望扬起马鞭,感叹了一声。
     按照历史上的年表,算算时间,松锦之战已经快到最为激烈的时候。
     清军在前线接连受挫,士气逐渐降低,松锦的包围网已经快要被明军彻底打碎。
     而一直以来,苦心经营这一条防线的黄台吉又如何能够忍住。
     此时清军恐怕已经开始发起总动员。
     以小伐大,本应徐徐图之,不断削弱。
     但是眼下这张国运的赌桌之上,内外交困的明帝国为了解决所面临的困局,不得不压上了九边的所有精锐。
     这样的后果便是,无论清国想是不想,都不得不继续加压赌注。
     而黄台吉的选择则是:无论满、蒙、汉人,十五岁以上者将会被悉数动员从军,征募入伍,开赴松锦前线。
    喜欢。
  

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厦将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