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幕[2/2页]

风起明末 罗小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是人类。
     很多时候,诸镇之兵未战之前,便已经先胆怯了三分。
     所以当真的与清军遭遇之后,士气很多时候直接便跌入了谷底。
     而清军因为一直以来的交锋都处于上风,在面对着明军之时心理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哪怕以寡击众,也同样不坠士气。
     此消彼长之下,明军又受多重的掣肘,为武备军饷所累,自然是败多胜少。
     正因败多胜少,又得以不断的加深这样的印象,以致于境地每况愈下。
     但是现在。
     情况,已经和历史上截然不同。
     “把这些时日……”
     陈望沉吟了片刻,向着陈功吩咐道。
     “不。”
     “把从去年年初开始到今日,所有关于辽东的塘报都拿过来。”
     身侧的亲从虽然不明所以,但是还是遵命而行。
     武平卫城的规模并不大,快马加鞭之下,不到半刻钟的时间,一叠颇为厚重的塘报便已经呈递到了陈望的手中。
     “大哥,有什么问题吗?”
     在陈望仔细的审视着送来的塘报之时,陈功凑上前来,低声询问道。
     “辽东的情况有些不对。”
     “情况不对?”
     陈望点了点头,排出一封塘报。
     “你看这封塘报。”
     陈功皱眉审视,眉头皱了又舒,舒了又皱。
     “这……有什么问题?”
     “你回想一下这些年以来的塘报,再看看这几份塘报。”
     陈望解释,而是又递过去了几封塘报。
     “这……好像都和以前……”
     陈功接过塘报,扫视着上面的内容。
     起初他还有些疑惑,但是很快疑惑变成了严肃。
     “确实不对……”
     “九边诸镇主动出击的次数比原先频繁的多,而且,斩获的首级也多了,最重要的,是提了很多次各镇兵马相互援护。”
     “而且,交锋的时间也比往年的塘报多了不少。”
     陈功的进步,陈望自然都是看在眼里。
     曾经的陈功可是看不出来这些细节,或则是说,原来的陈功连塘报都是懒得看的。
     如今的陈功,无论是战略的眼光,还是战术的运用,还是对于麾下兵将的管控都已经越发的成熟,开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统帅。
     随着麾下军队的规模不断的壮大,势力不断的增长。
     人才,已经逐渐成为了掣肘如今陈望麾下势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错。”
     陈望放下了手中的塘报。
     青山关一战,造成的影响,远比他所想的还要重大。
     “大壮中国之声威,一扫数十年来辽左败局之萎靡……”
     陈望望向北方,虽然远隔万里之地。
     但是却也能从手中的这些塘报之中感受到其中的壮怀激烈。
     松锦之战,陈望本以为是结果已经注定。
     “当真是……一扫十数年来辽左败局之萎靡啊……”
     这一句话,并非只是一句空话。
     从眼下的局面看来,若是堂堂阵阵之战。
     以眼下九边明军的士气与军心来看。
     最终到底是鹿死谁手,还真犹未可知。
     只是……
     “河北的疫情,现在有什么消息吗?”
     陈望沉吟了片刻,询问道。
     “情况很差。”
     陈功神情严肃,摇了摇头,叹息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名府送奏京师报,‘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
     “有大臣报:‘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
     “北直隶大名、顺德、真定三府疫疾大起,朝发夕死,百姓惊逃,城池空荡,皆往乡野避难。”
     “山东东昌府等地也有疫病发生,河南彰德、卫辉两府与其接壤之地,已见染病之人,各城已经宣布戒严。”
     陈望眉头紧蹙。
     在松锦之战的中后期,崇祯一再催战,很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当时国内的极为不稳定的局势。
     南国叛军横行,北地疫病横行,粮草不足,军饷短缺,偌大的帝国处于风云飘零之中。
     这一场起于崇祯十三的瘟疫,在十四年爆发,十六年达到顶峰。
     这一场瘟疫,是为鼠疫。
     为明帝国的覆灭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间接造成了北京的沦陷与明朝的灭亡,
     李自成在击败了孙传庭后,一路北上,几乎没有遇到多少像样的抵抗。
     很大的原因,正是因为横行的鼠疫,重创了北直隶以及沿边的各处军镇。
     《明季北略》记载沿街小户,收掩十之五六,街坊间的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二十余万也。”
     “此番疫病来势汹汹,已经开始蔓延。”
     陈望沉吟了良久,下令道。
     “稍后回营,让军中文吏修书一封,说明利害传回开封,向高巡抚禀明此事之重要。”
     调兵遣将虽然是陈望说的算,但是也还是需要一定的理由。
     “防治瘟疫,当以隔绝为先,若是需调营兵戒严,各地卫军营兵片刻便可获取万人,沿河为线,设关建卡,防止疫区之人南下,便可隔绝瘟疫。”
     防治疫病,这是属于民生的范畴,如今主政河南的仍然是高名衡,自然是要征求高名衡的同意。
     “天灾人祸,风云飘零……”
     陈望叹息了一声,明帝国这座巍峨的大厦,如今虽然仍然高大。
     但是内中却早已经百孔千疮,腐朽不堪,烈火已经从内部燃起。
     而在外部,熊熊的大火再度席卷而来。
     就在陈望感叹之时,视野之中一队骑兵从远方飞驰而来,也带来东面的消息。
     ……
     南直隶,淮安府,宿迁。
     孙传庭领兵进驻南直隶,于宿迁会聚诸镇之兵。
     朝廷诏令,孙传庭加督南直隶,赐尚方剑,加统领关内诸镇,主持进剿事务。
     方国安、虎大威、萧慎鼎、郑嘉栋、杨御藩五镇总兵五营正兵为主。
     下领周遇吉、刘泽清、金声恒、高杰,惠登相、马进忠等十一营兵马,合兵四万三千,沿运河而下。
     万民军三路东征大军,即将抵至运河一线!
     帷幕。
     再度升起。
     明帝国这头衰弱不堪的赤虎,强挺着身躯站了起来。
     疫病,折磨着它的身躯。
     衰老,消弱着它的精力。
     痛苦,损耗着它的意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赤虎的心中很清楚。
     最后的时刻已经到了。
     它艰难的昂着头。
     强忍着苦痛。
     挺直了腰。
     面对着环伺的群狼,亮出了獠牙。
     死亡,使它恐惧。
     但是死亡,并不能压倒它的脊梁。
    喜欢。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