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五章:医疗报销政策[2/2页]

弗吉利亚崛起录 疯艺炯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更为重要的是,新几内亚的面积并不小,目前耕地方面的开发也只是刚刚开始。
      如果在这片地区投入几十万土著,完全能够成为澳大拉西亚的大粮仓。到那时候,光是新几内亚的产量就足以养活千万人口。
      得益于国内的粮食产量,澳大拉西亚目前已经在除了帝汶之外的每个州都建立了一个或多个大型粮仓,其中最大的当属新南威尔士州的纽卡斯尔粮仓,储量超过二十万吨,能够满足上百万人口一年的粮食需求。
      而纽卡斯尔粮仓的规模之所以如此之大的原因,是因为首都领地面积并不大,自然更加看重工业和经济的建设。
      首都领地的悉尼粮仓仅仅只拥有不到十万吨的储量,因此纽卡斯尔粮仓其中有一部分是为悉尼准备的。
      澳大拉西亚国内所有的粮仓加起来总共拥有将近一百五十万吨的储量,理论上足够六百万人吃一年。
      如果再算上澳大拉西亚发达的畜牧业,哪怕澳大拉西亚一年没有任何粮食产出,也不用担心任何饥荒情况出现。
      而粮仓的粮食满一年之后就会出售给周边需要粮食的国家,而空缺则用新的粮食补上。
      毕竟粮食这种东西放久了也不好,不仅容易发霉生虫,口感和味道也会大幅度降低。
      目前,每年的粮食出口也能给澳大拉西亚带来大量的收入。特别是之前东亚灾荒时期,澳大拉西亚的粮食出口可谓是大赚特赚。
      当然,也正是因为国内产粮的富裕和畜牧业的发达,导致澳大拉西亚的粮食和肉类产品价值一直都不高,吃饱饭和吃肉,在澳大拉西亚真的很常见。
      医院的数量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毕竟医院的建设除了耗费大量的资金之外,也需要足够有经验的医生坐镇。
      但医疗部在1907年也不是没有任何动作。医疗部颁布了一项惠民的医疗政策,能够大幅度减轻人们的医疗压力。
      其中,单次医疗费用超过二十澳元的,可以进入澳大拉西亚医疗报销的范围当中。
      报销范围一般不超过百分之三十,但至少也应有百分之十。
      单次医疗费用超过当地人均年收入的,报销范围一般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间。
      如果单次医疗费用超过当地人均年收入的两倍或者以上,报销范围一般在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间。
      这项政策主要照顾的是大病患者,让绝大多数澳大拉西亚人在面对比较大的病症时,也有被医治的可能。
      毕竟生一场大病对于目前澳大拉西亚人来说还是严重的负担,绝大多数澳大拉西亚的家庭存款都不会超过一百澳元。
      至于二十澳元以下的治疗,政府虽然也有一定的福利政策,但减免的比例一般都在百分之五以下。
      毕竟更常见的还是各种小病,如果报销的太多,对于政府的财政来说也是一种困扰。
      虽然报销政策的力度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大,但在当今世界已经算是罕见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医疗福利,让澳大拉西亚人对于自己的国家和政府十分自豪,也时刻铭记着阿瑟对于他们生活的改变。
      当然,这也是提升澳大拉西亚移民吸引力的重要原因。这样的医疗优惠政策十分罕见,甚至哪怕是英德这样的顶级列强也不敢这样做。
      而澳大拉西亚之所以颁布这样医疗政策的原因,还是因为福利政策中有百分之五十是王室出资。
      这相当于政府只需要出一半的钱,再加上澳大拉西亚目前人口并不多,因此造成的财政负担并不算太大。
      但这样的医疗福利条件,对于欧洲人的吸引力不可谓不大。
      哪怕是自诩文明的欧洲人,他们的国家也绝对不会出台这样的优待政策。
      因为这对于国家的财政来说是巨大的负担,甚至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国家破产。
      更重要的是,或许国家能够承受这样的福利待遇政策,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将来如果政府有变想要取消政策,也得看享受政策的这些人民答不答应了。
      这也是绝大多数欧洲国家明知这样做会极大程度的拉拢民心,仍然置若未闻的真正原因。
      如果能够解决目前医疗物资短缺,特别是药品短缺的问题,澳大拉西亚的医疗问题也算是解决了大半。

第二百四十五章:医疗报销政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