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44.为父尚缺佩剑三柄(求月票推荐收藏追读)[1/2页]

吾夫诸葛孔明 胡说怼八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甘宁听着浦元的解释,时而眉头紧蹙,时而又松开一些,到最后,反应过来,问,“意思是,出来的……便是百炼钢?”
      浦元与黄月英不约而同的点了头。
      甘宁又问,“无须千锤百炼?”
      “是。”
      后二者又同样点头。
      甘宁默了默,眼神复杂……他还将他那把匕首当宝贝一样送给了黄月英,可人家压根就是守着宝山的。
      “兄长不必觉得失落。”黄月英开口,“可记得岁首前夜,阿楚说的那些话?”
      甘宁点头,“自然知晓,只是……有的时候会想,天下间,何人可与阿楚比肩?”
      是啊,他的确无法想象,一个年不过十三的女子,却懂得如此多的事情,难道真是他以往读书不够用功的缘故?
      “为何要比呢?”黄月英摇头,她只是把后世的一些东西带了过来,仅此而已。
      甘宁叹气,随后见着那不断流出的铁水,又兴奋起来,若真是百炼钢……他手下这只护卫队,将会比大汉朝任何一个诸侯手中的军队都要富裕!
      是啊!他从未打过如此富裕的仗啊!
      有人!
      有钱!
      有粮!
      当然,最重要的,是有了以百炼钢为基础的武器与兵甲。
      届时,天下何人敢于与他争锋!
      “小女君说的没错,只是,老朽不陪诸位了,因为已经等不及要试试这钢,究竟抵过百炼还是千锤万凿。”浦元哈哈大笑,便打算以此法烧出来的钢,去锻造武器。
      “浦师傅不如试试以此钢为刃口,再以柔铁为刀脊,浴以流动之水,淬以五牲之脂,打造一把大刀出来。”黄月英补充道。
      浦元停下脚步,略思索了一下,而后便点头,“如此,可,只是这流动之水好找,五牲之脂难寻。”
      “浦师傅放心,在下已有准备。”黄月英笑着,“浦师傅且去。”
      “善!”
      “这浦师傅……”甘宁见着浦元的背影,不知想起什么,而后看向黄月英,“为何要先浴以流动之水,淬以五牲之脂?”
      “啊,这又是一个十分深奥的问题了,兄长。”黄月英不知如何解释。
      先水后油,简单来说就是双液淬火法,有利于降低钢料在淬火时畸变及开裂倾向,提高打造的成功性以及效率。
      “那便不必说了。”甘宁表示,他这辈子……也是不会去看这些书的。
      此前逼着自己读书已经够辛苦的了。
      “哦。”黄月英只能点点头,让甘宁帮忙找人去楚纸作坊后厨搞油。
      甘宁自是照办,而后又问,“这实验炉子,算是成功了吧?”
      “对。”
      “一日可产多少钢?”
      “材料充足的话,数千斤问题不大。”黄月英思考了一番,而后道。
      甘宁点点头,“那护卫队的装备,便拜托阿楚了。”
      “不,是拜托诸位师傅。”黄月英指着正在忙碌的工匠们。
      众人脸上,也全是喜悦。
      “阿楚说的是。”甘宁随后笑笑。
      “周叔……哦,周叔陪阿父去县城了。”本想喊周扬给工匠们发奖励的,奈何只能自己发了,“诸位,今日下工之后,各领粟米五十斤!”
      “多谢女君!”
      “谢过东家!”
      “谢谢小娘子!”
      “谢楚安君!”
      黄月英笑笑,之后……就可以按计划的打造炼铁的炉子了。
      ……
      黄承彦觉得自己简直是天底下最宠女儿的父亲,只是,这来回颠簸还是让他有些受不住。
      好不容易请了几个大夫,他还得自己做好医案记录。
      从一个村子赶向另一个村子时,遇到了熟悉的人:庞山民。
      “山民见过叔父。”庞山民遇到黄承彦。
      黄承彦心下一喜,“山民何往?”
      “欲拜访叔父与阿楚。”
      “何事?”
      庞山民一时有些为难,总不能大庭广众之下说要给阿楚做事吧?
      见此,黄承彦立刻便转了话题,“既如此,替老夫

44.为父尚缺佩剑三柄(求月票推荐收藏追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