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39.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求月票推荐收藏追读)[2/2页]

吾夫诸葛孔明 胡说怼八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你那些田产的事,分散的很,但是唯有一地,景升送你的三千亩之中,一半为田,一半为山。”
      “的确如此。”黄月英点头。
      “山地的距离,与咱们庄上不过二十里路,有南襄河(后世东荆河)环绕,此段水面宽阔,可行大船。”
      “往西逆行,可至华容县(后世潜江县附近),而后入沔水主支,往东南方向行,则可至江夏石阳县(后世武汉汉南区),汇入大江。”
      “所以,码头的位置,最好改至落霞山(虚构)附近。”
      黄月英听了,眉头略一蹙起,“阿父的意思是,狡兔亦须三窟?”
      原本,她规划的码头位置,就在黄家庄子十里外的地方。
      如果产业多点化,似乎也不错。
      黄承彦气笑,卷起手中的纸便敲在了自家闺女的头上,“咱们庄子这么点地方,周边又已有村落聚居,如若动工,置附近百姓于何地?”
      黄月英略愣了愣,“阿楚本打算先规划,若是实际用地中与其他人家的地冲突,便给予优厚的赔偿。”
      简单来说,就是后世征地,然后安置赔偿之类的套路。
      “附近良田居多,何人可舍?”黄承彦摇头,“若真如阿楚你所说的,又需付出多少代价?”
      黄月英恍然大悟,是她后世思维习惯了。
      如今这时代,许多百姓无恒田,但有恒田者,定然是舍不得自家田地的。
      不像后世,土地为过(国)油(有),说流转便流转,良田成山地,说征用便征用,一亩几百块。
      “多谢阿父!”黄月英随后笑嘻嘻的道,“若不是阿父,阿楚则犯大错!”
      刘表那三千亩地,一半能种田,另一半山地,她原打算弄点养殖和果园之类的产业,如今,这产业依旧可以规划,码头也能继续建,且……更方便出货。
      人手啊人手!
      好在,距离这个年代的春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如今抓紧一些,也能赶得上。
      倒是春耕……规划上还有个曲辕犁!
      太忙了,给忘记了!
      “阿父,我去叔虎兄长家里一趟!”说着,跑回自己房间,拿了张纸,又蹭蹭的跑了。
      黄承彦:……
      蔡氏看着自家丈夫那略微无语的表情,又笑了,“这风风火火的性子,也不知随了谁了。”
      “阿雅这一说,我倒也觉得,阿楚的性子变了不少。”黄承彦感叹着。
      “是啊。”
      “但我却觉得,这样更好些。”
      “夫君说的没错,阿楚以往啊,过于内敛了。”
      “阿楚自小聪慧,与我学诗书、经义、机巧、六韬,通《史记》,明《汉书》……”想起这些,黄承彦笑着,“有时我都想着,阿楚那小脑袋会不会装不下。”
      “可你一见阿楚竟可过目不忘,心喜不已,于是,家中这数千藏书便让阿楚学了个遍。”蔡氏吐槽,“那时我就想着,阿楚又无须出仕……这学的也忒多了些。”
      “哈哈哈,而今倒是都用到了,难道不好?”
      “好。”
      夫妻俩对视一眼,随后哈哈大笑。
      对于父母而言,见到子女成才,自然是大喜。
      ……
      黄律家中。
      黄律听着黄寅说的理论,抱着疑惑,但内心也算了一番,若真是提前育秧苗,说不定真能一年收获两季作物。
      而插秧之法,今年便可试行。
      “阿父,兄长,种花居士交给阿楚的法子,便是这么说的,吾亦细细推演了一番,觉着可行。”黄寅放下了手中的楚纸,看向了自己的父兄。
      他是黄律第三子,大兄自小夭折,二兄仁善,却自小不良于行。
      “若如此,天下再无饥荒!”黄亥,字仲牛,听了自家弟弟的话,眼神都有些发亮。

39.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求月票推荐收藏追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