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四章 武道发展和第二次登岛考验[1/2页]

行走江湖,我有很多工具人 敬斋阁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瑾吃完药膳将空了的海碗递给苏柔,站起身来手持长剑在院中慢慢地比划起来。
      练习的正是他自创不久的那套“基础剑法十三式”。
      以往每天的这个时候,他都需要打一遍“三宝罗汉拳”淬体凝血之后,才洗漱休息。
      因为服用过药膳之后,练习“三宝罗汉拳”凝血淬体的效果最好。
      不过今天因为有董成在一旁,他不好用明着使用“三宝罗汉拳”淬体凝血。
      只好表面上练剑,实则内运“三宝罗汉拳”独特的内修之法,配合剑法姿势暗中呼吸吐纳,运劲调息之法,淬体凝血。
      “三宝罗汉拳”以气引形,内外合一,外面姿势怎样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拳法中蕴含的那些独特的呼吸吐纳,运息调气之法,这才是能够壮大本源根基,淬体凝血的无上妙法。
      杨瑾因为用剑法施展一心两用之法,配合“三宝罗汉拳”独特的运息调气之法,刚开始还不太熟练。
      所以这一招一式施展起来就变得磕磕绊绊,迟缓无比,一行一动犹如老翁一般。
      他为了不让董成看出破绽,就想用一些问题转移董成的注意力。
      于是他一边练功,一边就问道:“大哥,你刚才说了这四百年来武道快速发展的第一个原因。
      是因为每六十年因南海日月乾坤岛请帖一事开一次的武林大会,促进了武林人士的切磋交流,互相探讨进步,加快了武学之道的发展。
      以及“天榜”“地榜”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武林中人拼命练武的决心。
      这些是武学之道快速发展的直接原因,那其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呀?”
      “要说这第二个原因啊,说起来还是与第一次的武林大会有关!”
      董成一听杨瑾问到这个问题,不再盯着杨瑾的剑法再看,而是找了个石凳坐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
      是因为第一次武林大会开过之后,当年江湖上的一众高手在各大门派势力的领导下,合力灭亡了大周朝廷之后。
      算是彻底的改变了天下间的势力格局。
      从此之后,东齐,北魏,南梁,西蜀四国并立,天下也由此两分!”
      杨瑾觉得有些奇怪:“怎么会两分天下?
      四个国家怎么会是两分天下,难道是四国之间,两两结盟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这天下虽然分成了四个国家,不过这四个国家确实一个阵营的。
      所谓的两分天下,是由武林各大势力组建天下盟和四国朝堂共掌天下。
      武林人士虽喜名爱利,却大多都是些草莽匹夫,没有几个人有几分管理天下之才,而各大势力又分布得极其松散。
      所以天下盟实力虽强,却无执掌天下权柄的能力和心思。
      尤其是天下盟的几位最高首领,一向都是由武林正道中的“天榜高手”担任。
      这些天榜高手,武功通神,神功盖世,自然不将天下间最大的权势放在眼里。
      他们有的人醉心于武学之道,整日忙着研功习武,推敲武学之道的发展,无心参与世俗权利。
      有的人还喜欢游历天下,笑傲江湖,浪迹天涯,神龙见首不见尾。
      因此,治理天下万民的权利还是由四国朝廷执掌。
      不过,四国管的是民生安乐,却对江湖武林之事过问不大。
      江湖上的事务大多都是天下盟领导下的各门各派自行解决。
      就是神捕门这样的暴力衙门也是受东齐朝廷和天下盟双重管理。
      江湖,朝野,民间三者互不干扰,天下间格局一下子变得如此安定和平。
      至此,天下已经四百余年未发生过大的战乱,这段时间国泰民安,百姓富足,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少有的盛世了。
      因为虽是两分天下,但是却是江湖武林势大,所以当世之中,练武之人的地位极高。
      天下承平日久,物阜民丰,人口大量增长,资源粮食充足,而民间习武之风又大盛,习武之人也就变得越来越多。
      这习武练功的人多了,这出高手的概率自然就大大的增长了。
      如此多的人习武,夜以继日不停地钻研武学之道。
      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天马行空的想法也纷出不迭,这就为武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至于说到这第三个原因嘛!
      我以为三个原因中,这个原因最为重要。
      那就是,这每一甲子都会发请帖请人上岛参悟造化石碑的南海日月乾坤岛之事。
      这南海日月乾坤岛的造化石碑不愧是宇内第一奇物,造化奇珍。
  &nbs

第八十四章 武道发展和第二次登岛考验[1/2页]